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星球里有人問,說自己在一家公司上班,現在想搞點副業做一家公司,問萬叔有沒有什么建議。
萬叔就提了一個建議,把錢花在刀刃上。
以下是正文。
這個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要真正做到,把錢花在刀刃上,至少有兩個前提條件。
第一,你要小心錢。
第二,你要找到那個刀刃。
萬叔以前,做過這樣的兼職生意。
因為自己是個攝影愛好者,玩了十幾年的攝影。
后來上班的時候,就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相機用的當時最好的高像素,全畫幅相機。
鏡頭買的定焦超大光圈人像鏡頭。
化妝品也是平時給模特拍照,用的那些貴的。不一定頂級,但肯定不差。
到買打印機的時候,遇到了一次震撼。
天河電腦城那個賣打印機的問,你是要自己用,還是做生意?
萬叔說,我是開攝影工作室,打印照片用。
那你買這種就行,我給你改裝一個墨盒,連供。但就沒有保修了,店保。
萬叔說,有什么差別嗎?
打印說,連供你后面可以用國產的墨水,就會便宜很多,如果你是自己用,那你就買墨盒,質量更好一些。
廣州果然是個做生意的地方,你去購置生產資料的時候,老板都會幫你思考清楚,幫你提升競爭力。
這是好的銷售。
但大部分差的銷售,他就只會說他們的產品怎么怎么好。
每一款產品有什么功能之間有什么區別,讓你自己來選擇。
普通的銷售,沒有辦法站在你的利益視角,幫你做價值判斷。
好的銷售就是,當你的認知沒有基準線,你不會花錢的時候,有一個人愿意站在你的角度幫你思考,為你量身推薦最適合的產品。
不管是不是和利潤最大的產品重合,但邏輯上說得通,讓你有一種信賴感。
這就是會花錢。
現在已經有保險和地產兩個行業,很清晰的把教你怎么花錢,或者說教你怎么投資,當成了一項業務,用來平衡信息差。
但大量的行業,還充斥著懂和不懂混雜,各種信息壁壘高聳,普通人買不到自己心儀的產品,容易被忽悠。
認知高的業內人士,又找不到精準的客戶。
從買方視角,抹平信息差,聚集客戶資源,其實都可以用上這一個商業邏輯。
前面這個故事跟你講了,能省錢的地方盡量省,不要用愛好者的心態去做生意。
萬叔再補充一下,講講博商的故事。
去年年末去博商參觀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相機用的都是半畫幅,有時候用蘋果手機錄。
相機上纏著黑色的膠帶,據說是為了防磕碰。
剪輯也不是像很多人想的,搞一些花里胡哨的特效。
講究快速出片,一張大臉,視覺沖擊力拉滿。
萬叔心里只冒出4個大字,草臺班子。
但實際上,是萬叔用愛好者的思維,幻想了商業場景。
就像不少人以為,萬叔每天日更談論的話題廣泛,約摸是有個團隊吧。
實際上就萬叔一個人,加公司一個小伙伴,在做咨詢業務之余,兼職幫幫忙。
回到博商,作為一個年流水10位數,中國數一數二的線上培訓公司,他們在人員工資,設備投入方面這么摳。
這樣對嗎?
開過公司的就知道,很對。
養一堆閑人,效率低下,官僚體制,那是資源型企業的打法,比如家里有礦,比如做的壟斷性生意。
而普通人創業,極致的扣成本、扣利潤,做一個不裝逼不高調,但活得很好的小而美的企業。
將會是下一個5年的主旋律。
那,什么才是,你值得花錢的那個刀刃?
拿博商舉例,博商的錢,大頭投在了三個部分。
第1個部分是平臺投流。
萬叔見過很多沒做過生意的家伙,帶著書生義氣,對這些方式非常鄙視,認為自己一定要靠實力沖出來。
實際上,自然流是紅利,投流是商業。
一個能做長久的業務,總是各方共贏,有人吃肉,但大家都能喝口湯的。
比方說從公域引流,從平臺引流到私域,不少平臺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前提是你的內容有價值,不斷為平臺生產優質內容。
如果光逮著平臺薅羊毛,不為平臺提供價值,這樣的商業模式,一定不長久。
同時對企業的管理從事無巨細,全部操心,到收束到資金、資源、核心人才、核心崗位的幾個重要維度,是企業家成熟的表現。
意味著,公司把所有的要素資源化,進一步資金化,只要管理好ROI指標,就能控制公司的擴張和收縮。
第2個部分,是公司的數字化轉型。
把企業從一家傳統公司,變為一家數字化打底的公司。
是眾多中小企業的關鍵一躍。
也是企業賺到自己的第1個1,000萬,第1個5,000萬以后,非常有價值的投資點。
有數據沉淀和沒有數據沉淀的企業,在下一個AI的時代可能要拉開10倍的差距。
據說現在已經做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SAAS平臺,可以賦能知識付費,在線教育行業,幫助提升效率,降本增效。
第3個部分,是核心人才的激勵。
給20%的人,80%的收益和分紅。
同時讓剩下80%的人看到希望,從而拼命干。
這是不養懶人、不養閑人、不搞大鍋飯的深圳模式。
是奮斗者模式。
對普通人來說,關于刀刃,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思考辦法。
同時思考下面這兩個問題。
把在這方面的投入增加一倍,你的收入、你的客戶,能不能增加1.5倍及以上?
把在這方面的投入砍到一半,你的客戶、你的收入,會不會降低到一半及以下?
之前有個做美業的,找萬叔線下做商業模式咨詢。
萬叔看見,她的辦公室,富麗堂皇,就問,能不能降本增效,砍掉這方面預算?
美業姐姐說,不行,這是她們的門面,她實力的象征,必須要這些,才能合作。
這就是她們該花錢的刀刃。
在咨詢行業見客戶的時候,都會穿100只以上的純棉襯衫,穿成套的西服,合體剪裁,干凈的皮鞋,商務包包。
這些都是不能省的成本。
但自媒體這一塊業務,就不一樣。更多的人,更好的辦公室,并不能提升各項關鍵數據指標。
花時間,講故事,真誠不虛偽,價值,主張鮮明,這些軟實力,才是需要投入的那個刀刃。
不同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大相徑庭。
所以對于創業者而言,組團隊、招人、開公司、租辦公室、購置硬件,都不是必須的。
做一個產品原型,找到客戶,找到增長的飛輪,才是當務之急。
普通人的錢,本身就是稀缺的;一般富裕的,是時間和精力。
所以用富余的資源,打包成產品,賣給有需要的人,換取對你而言稀缺的,才是王道。
而不是反過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