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被王莽篡奪以后,一大幫宗室起兵反對王莽的新朝,這里面就包括了更始帝劉玄、光武帝劉秀等。
唐朝作為和漢朝齊名的偉大王朝,在走向末路的時候,為何沒能像西漢一樣,涌現出一堆恢復唐朝基業的宗室呢?
其實這事兒主要跟分封制有關系。漢朝的分封制,那是實打實的分封制。但凡是老劉家的人,再怎么慘也能混一塊地盤,擁有該地盤上的軍政大權。
可唐朝的分封制就完全不同了,雖然唐朝也搞了分封,可只是給了宗室們一些頭銜而已,他們的權力非常小。宗室們在地方上只擁有領工資花錢的權力,至于兵權和政權,基本是沒有的。
這就使得唐朝的宗室們,壓根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來。沒有兵權,又怎么能恢復唐朝江山呢?那么問題來了,唐朝為啥會變成這樣呢?
寧可相信外人,也不相信宗室
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們,肯定知道唐朝的藩鎮割據,是非常嚴重的。不過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唐朝的藩鎮割據力量,沒有一個是老李家的人。
這就有點兒奇怪了,難道說老李家就沒有一個有出息的藩王嗎?哪怕是老李家的偏遠分支,難道就沒冒出過一兩個有出息的人才嗎?
其實唐朝的皇帝,是非常不信任宗室的。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唐朝的君主都不信任。為啥啊?原因就一個,他們擁有一定的合法繼承權。
為了避免宗室們反叛朝廷,因此唐朝的君主,將封疆大吏全部設為了外人。唐玄宗時期設立的節度使、觀察使等,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們擁有地方上的財權、政權、軍權,儼然形成了一個個小王國。而且當時邊境的10個節度使里,合計擁有49萬大軍,而朝廷的禁軍當時只有12萬。這就造成了地方勢力逐漸超過朝廷的現象。
唐朝經歷過兩場非常著名的起義,第一個便是安史之亂,是安祿山以節度使的身份發動的起義。雖說起義最后失敗了,但的確重創了盛唐,使得唐朝由盛轉衰。
第二個便是黃巢起義。可以說,正是黃巢起義為唐朝的滅亡,敲響了喪鐘。黃巢帶領農民軍,先后攻入了洛陽和長安,大多數宗室子弟,就住在這兩個地方。
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基本都被黃巢給咔嚓了。尤其是在長安,黃巢將當時唐朝這幾代君主的直系后裔基本都滅掉了,甚至連襁褓中的娃娃都不放過。
這么一來,唐朝滅亡前的幾代君主,就沒有直系宗室后裔了。而再往前推,那些皇帝們的后代,和現任皇帝的關系又比較遠了,很可能已經失去貴族身份,又如何前來拯救唐朝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劉備的!
等到朱溫篡唐的時候,又把剛剛在長安穩定下來的宗室們,再次屠了一遍。這下好了,宗室們在唐朝末年就再也無法崛起了。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成功,建立了后梁政權。與此同時,平定蜀地的王建,索性在蜀地建立了前蜀,自此五代十國拉開了序幕。
沙陀軍團的領袖李克用,一直和朱溫過不去。他們家本來姓朱邪,不過得到了唐朝皇帝賜予的國姓李,這才有了李克用。
李克用死后,他兒子李存勖上臺,建立了后唐政權。隨后后唐政權滅掉了后梁,成為了第二個五代王朝。后唐也就成了唐朝名義上的繼承者,但說實話,讓沙陀人繼承唐朝的衣缽,總覺得有點兒怪怪的。
因此十國當中,還有一個南唐,其實也有點像唐朝的繼承者。南唐的開國之君李昪,號稱是唐憲宗的五世孫,所以他們家似乎是唐朝的宗室后裔,更有資格繼承唐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