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應該也是一種趨勢。一切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周期的輪回。以前上街是屬于滎陽的,從滎陽分出去的,后來合并的聲音經久不衰。從前是滎陽想合并,上街不想合并;現在可能是上街想合并,滎陽沒有這個念頭了。
合并與不合并對于老百姓來說,其實都是無礙的,一個月到手的3000的工資不提高都是徒勞。對于體制內可能影響比較大,畢竟蘿卜坑就那么多。教育、交通、醫療、居住、文化等很多方面設施都會有區別,主要在于財政的自主權。
從教育上來講,從去年到現在陸陸續續聽到幾個有意思的事情。我感覺有必要分享一下,從小變化看發展。
原本上街中招的分數線也是不納入鄭州的,中招完公布分數線,自己招自己轄區內的學生。2023年出現新的變化,上街的學生可以去鄭州,鄭州的學生也可以來上街,只要滿足你報考學校的分數線。2023年的上街的中招分數線都是出奇的高。鄭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628分,鄭州市上街實驗高級中學574分。
這分數線讓很多上街學生的家長都懵了,每個班級夠上分數線的幾乎沒有幾個,有的可能前三五名,有的班級一個也沒有。他們都在發愁孩子要沒有高中上了。可能學校有極個別的能去鄭州選學校了,但是出現的問題是,大部分中等的學生面臨著無高中可上。
另一方面,原本在鄭州的學生,夠上了上街的兩所高中其中一個的分數線,就紛紛都選擇來上街上高中,這也相當于擠壓了原本這個飛區的保護限制。既沒有享受鄭州的優質資源去上小學、初中,又面臨無高中可上的局面。這對比我們的445.5的分數線,70%左右的錄取率就知道多香了。
細微的變化帶來的是一系列的反應。從去年秋季入學開始,已經有上街小升初的學生逐漸選擇其他學校。鞏義籍的都考慮回鞏義上學。滎陽上街的關系屬于密不可分,都在做打算回滎陽上初中。
老家的一個親戚的兒子,原本在上街上初中,現在已經在城關上初中,怕的就是以后在上街考高中,分數線太高了考不上,又怕有其他變化。
微信上高中同學也咨詢我,滎陽哪個初中可以住校?我說市區公辦的都不讓住,已經好幾年了。我也猜出來她問這是啥意思。我隨口問了一下,是不是上街的學生想來滎陽上學了?她說,你怎么知道。我說因為上街中招政策的變化,很多家長都為學生考慮其他方案。
有時候想想感覺比較滑稽,以前上街有小香港之稱。享受五六十年代的工業紅利,整個區因為鋁廠發展而興。無論城市布局、道路規劃、綠化栽種等各方面都感覺有種城市市區的味道,因為美食遺留下來比較多,也常常吸引滎陽人向往。
錯過了合并的時期,上街也到了發展的瓶頸。沒有了收入,自然就會缺少對區內的公共預算支出的增加。學校、醫療、文化、社會保障自然也沒法提升。久而久之,人口也會逐漸流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