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影記】行攝皖南29:畫里宏村(上)
位于黟縣東北11公里的宏村,是黃山市的著名景區,也是全國聞名的旅游景點,有“中國畫里鄉村”的美譽。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12月入選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2011年5月被評為國家級5A景區。這些年來,她以著名徽派古村風貌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紛至沓來。
宏村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名為宏村。據考證,宏村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從明永樂年間開始,宏村逐步發展成了神奇的“牛形村落”的樣子——整個村莊從高處看,宛若一頭斜臥山前溪邊的青牛。雷崗為牛首,村口的參天古樹是“牛角”,村中房屋鱗次櫛比的明清徽派建筑是“牛身”,村西溪水上四座橋是“牛腿”,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流經家家戶戶的水圳(導引清泉的水溝)則是“牛腸”。宏村風景區的特色是以南湖、月沼為代表的水利系統帶來的水景,以及建筑上的徽派三雕。
宏村整體造型——堪稱“中華一絕”。三面環山,布局基本上保持坐北朝南狀,處于山水環抱的中央。其選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著直接的關系,是一座經過嚴謹規劃的古村落。村內外人工水系的規劃設計相當精致巧妙,專家評價宏村是“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詳細規劃之村落”。被中外建筑專家稱為“中國傳統的一顆明珠”、“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南湖無疑是宏村最美的地方之一,位于宏村正南方,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一處占地面積為兩萬傾的人工湖。它與村外大河相連,起到了蓄洪蓄水的作用。南湖形似牛肚大而方圓,剛好位于牛肚的位置,因而成名。波光粼粼的水面,寬廣開闊的視野,與周圍鱗次櫛比的許多徽派古老建筑相映成趣,詩情畫意,美不勝收,是欣賞宏村美麗風光的最佳位置。
宏村村西頭有兩株古樹——一銀杏一楓揚,樹齡均在數百年(一說約300年,一說約500年),樹高約30米,樹干高大直挺,樹姿雄偉壯觀,曲枝縱橫,枝葉繁茂。銀杏樹為雌株,每年均見結果,百姓爭拾落地果實,以討喜慶。銀杏樹又稱白果樹,于是譽稱為宏村白喜樹;楓揚因秋末樹葉變紅,譽稱為紅喜樹。又因為宏村以牛形水系而聞名,村口的兩株古樹便是牛的兩只犄角,一紅一白,并列相望,耐人尋味。
現在來看,它們不僅是宏村村民心中吉祥的象征,也成為外來游客爭相拜訪的一大景觀:
宏村地勢優越,生態優美,資源豐富。整個村子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為屏障,綠林密布;村南、村西及村中以著名的水系相聯通,滿具水的靈性,被譽為"畫里的鄉村"。這正是宏村比其它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為了探尋宏村外圍的自然風光,本人特意沿著村邊西部、北部走了一趟。這西南邊的傍水岸邊,也是一道道秀美的風光,除了上面圖中的南湖畫橋,還有際泗橋、宏際橋、源民橋三座跨河橋,一樣具有風光魅力:
宏村的西北部邊緣地帶,也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躍入鏡頭的這些,不失為一幅幅誘人的畫卷:
特別聲明:
本網媒“生眼觀景”凡是標注“原創”的作品,皆為本人原作、業經網編審核通過的原創作品,包括文字與圖片,其版權及使用權歸筆者本人所有。
近來發現有人竟然將本人原創整篇文章竊為己作,原封不動地照搬到別處發表,如在“網易號”已發現數次剽竊本人文章;還有人將本媒所發的圖片下載,用于自己的作品。對于這些侵權行為,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在此特意聲明:未經本人授權或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本媒所發圖、文用作己用!否則,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