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強總理做了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2023年重點工作的同時,提出了提振汽車消費等與汽車產業相關的發展建議。
(新華社客戶端)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強總理指出:“鞏固和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領先優勢,并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p>
01
新能源汽車領先優勢明顯,傳統汽車基盤不容忽視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回顧2023年時提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毫無疑問,在新能源領域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需要看到,2023年我國全年汽車產銷雙雙突破了3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沒有突破1000 萬量 ,新能源市場占有率31.6%,不到三分之一。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在大城市銷量增長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廣大鄉鎮市場對新能源車接受程度有限,需要完成提振大宗消費的任務,傳統燃油車板塊重任在肩。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指出:“穩定大宗消費的核心是穩定汽車消費”。
崔秘書長還建議“及早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汽車出口加大政策支持”。要讓用戶把手里的老油車換成新車,首先不能“賤賣”,除了“增加置換報廢補貼”、“促進二手車出口”增加舊機動車的殘值之外,又要讓用車更省錢更便捷,還要兼顧節能減排,深挖傳統汽車潛力就變得刻不容緩。
02
節能車走到臺前,混動從“老技術”變成“香餑餑”
近年來,由于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燃油車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國家大力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下,“純油混”和“插電混”誰更節能環保其實已經不是重點,只要讓用戶更好的享受用車生活的同時,養車壓力和環保壓力越來越小就足夠了。今年的兩會,“節能車”的概念在與會的汽車行業代表中引起了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認為:“節能車對實現“雙碳”目標的作用不容忽視。從市場發展階段來看,相當一段時期內,燃油車仍然是汽車市場的主流。對整體能源戰略而言,汽車產業中的節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補充,是一個既能穩住汽車產業基盤、推動國家經濟增長,又有助于“雙碳”目標的達成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選擇?!?/p>
作為當前節能車中最主流的技術路線,混合動力車型擁有最廣大的市場基礎,以豐田混動為例,全球保有量超過2500萬輛,在中國市場累計賣出270萬輛,上市二十多年間,無論是安全性、可靠性、燃油經濟性、地區適應性、保值率、環保和回收再利用等方面都日臻成熟。
在技術方面,混動在誕生的不到30年中,歷經數次技術迭代,不但將主流內燃機節能技術,如小排量增壓、缸內直噴、高壓縮比、可變循環、缸內涂層等一一納入麾下,還將電驅動、碳化硅電控、高密度電池、扁線電機、多檔位變速器等最前沿的新能源車技術整合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節能方案。
03
技術搭橋政策鋪路,混動節能車走上快車道
傳統混合動力技術在摸索發展的幾十年間,也曾誕生過諸多不同的技術路線。但現在,以豐田為首的技術先行者已經度過了“踩坑”期,并以開放的態度在中國市場培養了完備的產業鏈,關鍵零部件供應充足穩定,價格低廉,品質可靠,技術壁壘也不復存在,多家車企共享技術紅利,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能插電的混動車變成了“傳統油車”,而多了大電池和充電口的混動車就變成了“新能源”。但其實,混動車在大部分時間是在用電驅動車輪,而插電混動車大部分時間是在消耗燃油的。
而在全國絕大部分汽車限購城市中,不插電的混合動力車與傳統燃油車一樣被限購和限行,這導致很多用戶對節能車的認識與認可不及新能源車,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地區,換購和增購傳統汽車的積極性也不足。
202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金融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就提到:“鼓勵企業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積極探索混合動力、低碳燃料等技術路線,促進燃油汽車市場平穩發展?!?/p>
馮興亞委員也在本次兩會上建議:“盡快出臺針對節能車的中長期專項規劃和支持政策,完善稅收及限購等配套措施,加大正面引導、提高節能車的社會認可?!?/p>
崔東樹秘書長還建議“汽車保有量低于400萬的城市逐步放開限購”, 因為“燃油車每年要交上萬億的燃油稅收,既限購還限行。在新能源車銷量已經達35%的情況下,應該考慮同車同權,穩定燃油車用戶正常消費,實現汽車消費全面可持續增長?!?/p>
政策東風將至,混動車的春天已經到來,我們在鼓勵行業創新、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也要呼吁理性消費,健康增長。畢竟發展是目標,民生才是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