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文軍
風十里,福州的木棉花熱烈綻放,紅得如同火焰,宣告又一個春天的悄然來臨。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季節,我有幸與中醫藥領域的璀璨明星——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主任醫師高麗麗女士進行了一次意義非凡的對話。
高麗麗主任不僅醫術高超,更懷著一顆熱愛中醫藥事業的熾熱之心。她如同盛開的木棉花,熱情而充滿活力。她深入鉆研中醫藥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用心感受每一味中藥的獨特魅力,用智慧解讀每一個病痛的根源。
選擇中醫,因為熱愛
走進高麗麗主任的辦公室,一股藥香撲面而來。這里擺放著泛黃的古籍醫案,墻上掛著各式各樣的中醫知識圖表,充滿傳奇色彩。面對我的專訪,高麗麗主任謙遜又真誠地分享了自己的奮斗歷程和心得體會。她回憶起早年在山西朔州市的美好時光,說:“青春是一場修行之旅,我選擇了中醫藥作為我的修行之道,因為我熱愛它,并堅信我能夠為其傳承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高麗麗的中醫藥情懷,在山西省這片土地生根發芽。其時的她,就像山西一朵默默無聞的小花,靜靜綻放自己的美麗。然而,她并未滿足于這片寧靜的天地,而是向往更廣闊的舞臺,渴望自己的生命之花在更遠處綻放。這種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使她在2005年選擇就讀福建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從此,她致力于推廣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為廣大民眾提供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我問高麗麗:“在您看來,中醫藥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呢?”她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認為中醫藥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整體觀念和個體化治療。中醫藥注重人體內外的平衡和諧,通過調整人體的陰陽氣血來治療疾病。這種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讓患者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高麗麗深知中醫藥學博大精深,因此刻苦鉆研,勤奮學習,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醫術水平。她堅信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信任和受益于中醫藥。她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同時也激勵了更多人投身中醫藥事業,共同為人類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身體力行,傳承創新
專訪中,高麗麗主任分享了她在中醫藥領域的獨特見解和創新實踐,強調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經過一段時間海外深造后,高麗麗回到祖國,將所學應用于中醫藥事業。她深知,要讓傳統醫學煥發新生,必須與高科技緊密結合。于是,她踏上了創新之旅,運用在國外學到的科技理念和人工智能技術,創建了中醫藥大數據庫。她帶領團隊,在醫學數據的海洋中搜尋、整理、分析,將零散的中醫藥知識編織成璀璨的知識項鏈。
不僅如此,高麗麗還致力于推動科室的規范化、系統化、流程化建設。她引入了世界先進的醫療信息系統,優化了診療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組織了培訓,以提升醫務人員對新技術的認識和高科技前沿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她的引領下,科室煥發出新的活力,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準、高效的治療方案。
高麗麗對老年癡呆、美尼氏綜合癥等世界疑難疾病的診療思維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融合中醫藥的特點和現代醫學的要求,提出了創新性的診療方法,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與幸福。
高麗麗還帶領團隊開展了一系列中醫藥研究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果。她帶領的團隊在腦出血繼發性損傷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提出了“中風毒理學說”及“閉證”“脫證”的毒性物質及其相互轉化的物質基礎,將腦出血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相關研究還榮獲了2020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她和她的團隊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中醫藥的輝煌與未來。
身兼數職,醫者仁心
時間礪醫技,成功源于勤。如今的高麗麗,身兼數職,包括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腦病科副主任、副教授、康復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福建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以及福建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福建省衛生健康中青年領軍人才,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學術繼承人,并曾訪學于美國密蘇里大學和西奈山醫院。她在多個專業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如中國老年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等。
高麗麗是一位令人敬仰的醫生,她的人生充滿了對醫學的熱愛和對患者的關懷。“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以為名也。”這句話不僅是高麗麗最欣賞的,也是她從醫多年始終堅持的信仰。她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斷提高醫療技術,將中西醫融合,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的信賴。
高麗麗深知中醫藥不僅是醫學體系,更是文化傳承。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和受益于中醫藥。她堅信,中醫藥只有融入更多人的生活,才能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和價值。雖然她擁有眾多頭銜,但最讓人記住的是她那顆醫者仁心。
看得更遠,走得更穩
在高麗麗的辦公室,我好奇地問:“高主任,您在中醫藥領域的成讓人驚嘆,您是怎么做到的呢?”她微笑著說:“其實,我的成長之路并不平坦。中醫藥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困難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只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和實踐,中醫藥的魅力必定能夠被發掘出來。”
我接著問:“您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她抬起頭,謙遜地回答說:“成功?那可能要歸功于三樣東西。”
她緩緩引述了一句詩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她解釋道:“這詩句恰如我對中華中醫藥文化的理解。這種文化,如同深山中的頑石,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磨礪,才最終蛻變為璀璨的瑰寶。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寶,匯聚了無數先賢的智慧與心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以看得更遠、走得更穩。”
她伸手指向我身旁的那把椅子,那是她恩師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張喜奎教授曾經坐過的椅子。“我的恩師和前輩們的無私奉獻和悉心教導,是我能夠走到今天的關鍵。”她深情地說道,“他們不僅傳授給我醫學知識,更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有仁心的醫者。”
高麗麗主任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斗史,更是中醫藥事業傳承與創新的縮影。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醫藥的智慧與力量,展現了充滿神奇與魅力的世界。她的創新精神和卓越成就不僅贏得了業界認可,也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