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歐美即將放棄2035年全面推動電動車的計劃。
歐美推動電動車產業(yè)的初衷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yè),無疑是站在環(huán)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yè)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fā)制人的戰(zhàn)略布局和專利布局,于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yè)創(chuàng)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俄烏戰(zhàn)爭的影響
首先,俄烏戰(zhàn)爭的爆發(fā),暴露了全球無法成為一個由深層政府控制的單一體系。要在全球范圍內強制推動以環(huán)保為借口的能源產業(yè)革命,必須要有全球的大國配合演出,但顯然,俄羅斯和中國各有不同的盤算,缺乏了重要演員的配合,使得這場戲難以繼續(xù)下去。更別提美國想要跟中俄羅斯打新冷戰(zhàn)這樣「一球兩制」的分裂局面,根本不可能進行控制碳排量這種「全球主義運動」
其次,中國的崛起
第二個原因,是歐美未料到中國在電動車產業(yè)比他們玩得更好。原本歐美菁英的盤算是電動車的科技他們可以壟斷并收割全球下一波工業(yè)革命的財富,但現在,整個產業(yè)的基礎設施和關鍵零組件幾乎都由中國制造商所掌控。這樣一來,繼續(xù)推電動車下去,歐美等于是在為中國鋪路,最終只是便宜了中國,而歐美自己卻損傷了原本壟斷地位的汽車產業(yè),這個交易非常不劃算,因此很有可能會玩不下去。
第三,全球暖化議題的質疑
第三個原因,是全球暖化議題的真實性受到質疑。回顧歷史,人類歷史上就已經經過好幾次小冰河時期,全球氣溫在上下起伏擺蕩中不斷演變,當然也直接改變了人類文明歷史進程的發(fā)展。也許在未來,我們可能會發(fā)現,稍微暖化一點的地球更適合整體人類的生存發(fā)展,例如在俄羅斯西伯利亞與加拿大超大面積的寒冷荒漠蛻變成為可耕地的綠洲,反而可以養(yǎng)活更多的人口。因此,透過電動車來控制全球排碳量,可能根本就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追求,反而更顯得像是一種假借環(huán)保來控制人類經濟行為模式的借口。
最終,歐美的重新思考
現在,歐洲的頂層精英可能已經看到,這場戲沒有當初想象中那么劃算與順利。如果嘗不到甜頭,可能干脆就不玩了。因此很有可能,原本所說的2035年全面取代燃油車的電動車發(fā)展藍圖,將會不了了之,甚至是胎死腹中。
結論
環(huán)保原本就是國際政治中的一環(huán),同時也是國際角力以及全球收割韭菜的一個重要工具。順風順水的話,當然可以繼續(xù)玩下去。但沒想到現在這個賽局玩得最順的竟然是不聽話的中國。如果抵制中國電動車終將失敗,那么,歐美精英集團只好開始準備詐賭掀桌,當作這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開始恢復燃油車的市場,并且開始用一些自打臉的理由限制電動車。因此,我們將可以預見歐美政府會逐漸放棄電動車與降低碳排量的承諾,而重新回歸燃油車這個原本制造門坎比較高的貿易壁壘,或者是用其他燃料代替帶石油以保障內燃機的出路,來繼續(xù)維持他們享受輕松割韭菜的甜蜜果實
也就是說,環(huán)保,一直都不是目的,而是達成目的的手段而已!
也許,各位的油車都還可以繼續(xù)再開下去,而且將繼續(xù)保值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