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23日,陳毅命令山東野戰軍司令部參謀處,根據華東我軍各首長的集體意見,起草了《華東野戰軍整軍方案》,并以急電發往延安,該方案很快就得到了延安的批準,這就標志著“華東野戰軍”的組建進入了快車道,一支威名赫赫的部隊即將誕生了!
開國少將方升普
在此之前,陳毅擔任司令員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擔任司令員的華中野戰軍,已經聯手取得了宿北戰役和魯南戰役的巨大勝利。
事實證明,粟裕將軍的指揮水平確實很高,兩個野戰軍的作戰配合也很到位,統一整編以發揮更重大的作用,勢在必行。
根據軍委的詳細命令,我軍所有在華東地區的部隊,統一整合為“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兩大部分。
其中華東軍區負責領導和指揮六個二級軍區,軍區兵力約30萬人,以陳毅為司令員、饒為政委、張云逸為副司令員、陳士榘為參謀長。
關于部隊編制問題,除各二級軍區所轄的獨立團、基干團等等地方部隊外,最重要的一環,是華東我軍的野戰部隊也要實施合編和整編,成立“華東野戰軍”。
由于當時華中野戰軍、山東野戰軍使用的都是“縱隊”和“師”(大師)并存的編制,確實比較混亂,那就必須統一。
陳毅司令員
延安在2月3日的復電中明確:“同意你們丑東電(日期代碼)十個縱隊的編制”,也就是說,兩個野戰軍的部隊要整合組建十個野戰縱隊,這是命令。
在縱隊番號上,按習慣不設“第五縱隊”,因此野戰軍步兵縱隊的番號共有九個,分別為: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第9和第10縱隊,各縱隊統一下轄“師”,不再有“旅”的番號。
同時組建了以炮兵、裝甲兵、騎兵為主的“特種兵縱隊”,也就是說,華東野戰軍司令部直接指揮的十個縱隊,其實是九個步兵縱隊加一個特種兵縱隊,約275000余人。
華東野戰軍以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以粟裕為野戰軍副司令員,以軍區參謀長陳士榘,兼任野戰軍參謀長。
粟裕將軍
從這一刻起,華東我軍只有“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兩大作戰序列,原來的新四軍軍部、八路軍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新四軍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各番號全部取消。
我們經常簡稱的“華野”,當然是指此時組建的華東野戰軍,而非被取消番號的“華中野戰軍”。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蘇中、蘇北地區大部,已被敵人侵占,但是仍有我軍的部隊堅持敵后作戰,為了便于指揮,稍后又成立了第11和第12縱隊。
同時明確第11縱隊兼蘇中軍區、第12縱隊兼蘇北軍區,也就是這兩個縱隊并不隨野戰軍行動,主要負責堅持地方上的斗爭。
所以其后的孟良崮戰役期間,華野出動了全部的九個野戰縱隊(特縱不計),卻不包括十一縱、十二縱這兩支部隊。
就是這個道理:上述兩個縱隊在建制上屬于華東野戰軍,但是在戰斗序列上,暫時歸華東軍區指揮,因為任務屬性不同。
陳老總和陳士榘
這里主要說明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它的前身是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不過卻是新四軍的老底子,而非八路軍部隊。
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延安于11月發出命令,要求黃克誠的新四軍第3師全師北上,開赴東北,同時還要求新四軍另組一個野戰縱隊出關。
這個野戰縱隊,決定由原浙東軍區第2、第4縱隊和蘇中軍區教導旅約22000人組成。
浙東軍區,那是粟裕將軍在抗戰后期,率領新四軍第1師主力南渡長江開辟出來的新區,因此這個野戰縱隊的基干,仍然是粟裕將軍的老部隊。
所以才由接任新四軍第1師師長的葉飛,擔任縱隊司令員。
然而這個縱隊剛剛到達山東境內,就參加了阻擊敵人搶占地盤的“津浦路阻擊戰”,根據形勢需要,該縱解除了前往東北的任務,歸屬于山東軍區指揮。
1縱司令員葉飛
1946年1月葉飛所部改編為“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響當當的主力,于是在華東野戰軍組建時,再整編改稱為“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
葉飛第1縱隊完成整編時,下設第1師、第2師和第3師不足20000人。
主要是前期戰損較大,畢竟1縱是主力部隊,幾乎參加了之前的所有戰役戰斗,于是為了加強該縱的力量,華野司令部特別劃撥了一個“獨立師”歸其指揮。
這個獨立師是什么來頭呢?正是赫赫有名的“皮旅”!
也就是由皮定均將軍率領的,原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1旅,該旅在中原突圍期間,偏師向東背離主力而行,千里征戰最終到達蘇中解放區,兵力仍有5000余人。
根據命令,“皮旅”就地編入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序列,番號是第6縱隊(一度改稱第6師)第13旅。
1縱1師師長廖政國
兩個野戰軍實施整編時,以“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為基干,編組了新的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皮定均升任六縱副司令員。
記得孟良崮戰役吧?最先沖到整74師師部的,就是六縱特務團,而張靈甫被擊斃后,也是皮副司令員,在轉移途中下命令予以厚葬的。
皮定均升職后,原副旅長方升普接任第13旅旅長,該旅在兩個野戰軍整編期間,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獨立師”,方旅長因此改稱獨立師師長。
該師被撥入到葉飛第1縱隊序列,從而使一縱的總兵力達到了23000余人,恢復了建制戰斗力。
為什么用“獨立師”的番號呢?要知道,這畢竟是中原我軍的王牌部隊,而非華東部隊,所以在合適的時機,早晚還是要歸建的。
授予獨立師的番號,就是因其情況特殊、成分特殊,暫時編在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的序列內。
皮定均
《亮劍》劇中李云龍的華野2師,其實就是以這個獨立師為原型刻畫出來的,趙莊阻擊戰時,劇中的司令員不是有那句臺詞:打光了不好交代啊!指的就是這一層,對誰不好交代啊?當然是中原軍區的首長們。
果然到了1947年12月,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的獨立師,就轉隸到晉冀魯豫軍區(未來的中原軍區)的戰斗序列,這就算是歸隊了。
此間葉飛縱隊跟其他野戰縱隊一樣,正式保留三個師的編制,而不再是四個師了。
華野這個獨立師,后來和晉冀魯豫軍區所屬的太行軍區獨立第1、第2旅合并,共同組建了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3縱隊,華野獨立師也相應改稱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37旅。
皮定均夫婦
再后來大軍區重新劃分,這個第13縱隊跟晉冀魯豫軍區留在老區的部隊一起,整體劃入華北軍區序列,從而脫離了晉冀魯豫(中原)軍區。
因此在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編的中原野戰軍戰斗序列中,并沒有這個旅的身影。
第13縱隊后來編入徐帥的華北軍區第一兵團,也就是未來的第十八兵團,而皮旅根據上級部隊序列的調整,番號改為第十八兵團第61軍第181師,參加了太原戰役和解放大西北的作戰。
部隊雖然轉隸了,但是皮定均將軍卻一直留在了華東戰場,歷任華野第6縱隊副司令員、三野第24軍副軍長、軍長等職務。
方將軍簡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