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毛主席說:“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不僅是對婦女的贊揚和肯定,更是對她們在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認可和期望。
同時,這句話也提醒我們,女性在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她們的力量是巨大的。
正是因為婦女在人類進程的歷史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她們在人類的心目中才顯得無比的神圣,現代社會才愈發的尊重和重視她們。
我國1939年3月8日在延安舉行了三八婦女節紀念大會,這一次大會充分說明了我國已經把解放區的婦女從封建社會的牢籠里徹底的解放了出來,更體現了新社會對婦女的高度尊重。
除此以外,毛主席還有很多描寫婦女的詩詞,其中有一首便是描繪女民兵的詩歌。
這首詩不僅體現了毛主席對婦女的尊重和贊美,更展現了女性在社會中的獨特魅力和力量。
這首詩就是《七絕·為女民兵題照》,是毛主席專門為他身邊的女機要員小李所作的一首七絕。
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詩詞》。這首詩當時一發表,便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
這首詩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毛主席對在特殊年代和特殊環境中的中國婦女的尊重,受到了無數人的贊揚。
而此詩也以其高度凝練的語言特征、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女性在特殊年代中的英勇風采和愛國情懷。
它不僅是毛主席對女民兵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勤于訓練的刻苦精神的肯定,更是毛主席對中國婦女在新時代的期望和鼓舞。其詩如下: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現代·毛澤東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01、此詩產生的背景
在和平形勢非常嚴峻的60年代,我國不僅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圍追堵截。在中蘇關系惡化后,我國還面臨著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老大哥蘇聯的封鎖和威脅。
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蘇聯曾經拋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在現代化武器的打擊下,常規部隊早已微不足道,簡直就是形同虛設,民兵只不過是一堆毫無抵抗力的肉靶子。”
面對如此囂張跋扈的言語,面對橫行的帝國主義思想的挑戰,面對著蘇聯的背信棄義和翻臉打擊,當時剛剛起步的我國并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現代化的軍事與之相抗衡。
但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所以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不能坐以待斃,就算中國人民剛剛站起來,就算我國沒有現代化的武器,我們也要建立起強大的正規軍、以及強大的民兵組織,增強我們的國防力量。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在1958年就提出了“大力發展民兵師”的設想。并掀起了訓練民兵的熱潮。
而毛主席的機要員小李更是第一時間積極地響應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召,加入了民兵訓練的熱潮之中。
1960年的一天,小李為毛主席送文件,毛主席不失時機地叫住了她,并以嚴肅的語氣詢問:“小李,你是否參與了民兵的訓練?”
小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的,主席?!泵飨又吞@地說:
“那么,你為何選擇參加民兵呢?”小李稍作思考后,堅定地回答:“為了響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召,全民皆兵!”
說著,小李便掏出平時訓練所拍攝的照片,向毛主席展示。毛主席看著照片中的小李,不禁贊嘆道:“真是英武非凡啊!”
照片上的小李剪著一頭干練的短發,目光炯炯有神,手中還握著步槍,英姿勃發,充滿了活力和力量。
看到這一切,毛主席很滿意,并提筆寫下了一首著名的《七絕·為女民兵題照》送給小李。
這一舉動體現了毛主席對女民兵的贊賞和關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
02、深度賞析
詩歌開篇的“颯爽英姿五尺槍”一句便徹底顛覆了人們對于女子在軍中的刻板認知。展示了女民兵無畏無懼、豪邁不羈的風采,簡直可以比肩雄姿英發的男戰士。
槍,對于戰士而言,既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他們在戰場上生死搏殺的利器,更是戰士們在軍旅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把槍用得出神入化,就必須得實現人與槍的完美融合。對于女民兵而言,要想達到這樣的完美融合,那得需要付出比男兵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然而,從主席的“颯爽英姿五尺槍”這一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出,女民兵小李顯然已經實現了與槍的完美融合。
因此,主席這句簡短的詩句,不僅生動地描繪了女民兵手持“五尺槍”的勃發英姿,更塑造了一個精神煥發、神采飛揚的女民兵形象。
此外,“五尺槍”也凸顯了女民兵的威武與卓越,展現了她們在訓練中不僅掌握了專業的戰斗技巧,還練就了勇敢殺敵的關鍵能力。
她們身上散發出的英勇氣概,讓人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氣勢,仿佛聽到了訓練場上那熱血沸騰、兵器相交的聲音。
這首詩的描繪使得讀者能夠輕易地構想出女民兵那獨特的軍人風采。體格健壯,精神飽滿,只等一聲令下,便可奔赴戰場。
僅僅這一句,就把一個充滿英雄氣的女民兵描寫得活靈活現,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第二句的“曙光初照演兵場”,主席巧妙地運用了“曙光初照”這一景象,精準地勾勒出清晨的寧靜與肅穆,同時也暗示了民兵訓練的嚴謹與刻苦。
而“演兵場”則生動地描繪了女民兵們進行訓練的特定場地與專業刻苦,凸顯了那個特殊時期四萬萬同胞一致對外的決心與意志。
詩的最后兩句“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以一種別具一格的手法,直接而鮮明地抒發了詩人對女民兵形象的贊美之情。
這兩句詩不僅充滿了抒情的色彩,同時也包含了詩人深刻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機要員小李的個例,將視角從個人擴展到了廣大的中華兒女。
讓人不禁聯想到諸如花木蘭、穆桂英、樊梨花和梁紅玉等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
而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與女民兵的形象相互輝映,共同構筑了一幅中華兒女英勇無畏、堅韌不拔的壯麗畫卷。
其實,在中國的土地上,自古以來,有無數英勇無畏的中華兒女。他們在國家危難之際,在民族尊嚴受到挑戰之時,總會毫不退縮,勇敢地挺身而出。
他們如同頂梁柱一般,在風雨飄搖中為國家和民族撐起一片天空。這種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彰顯了他們崇高的志向和決心。
這些中華兒女,并非是那些只知兒女情長、閨中繡花的柔弱女子所能相比的,也不是那種嬌滴滴、弱不禁風的女孩子所能同日而語的。
相反,她們就是那些令人敬佩的“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英勇女子。她們早已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而把偉大的祖國放在她們心中的第一位。
這樣的英雄兒女,只要國家有需要,她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穿越萬水千山,為國家、為民族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所以,毛主席這首詩的最后兩句,不僅歸納了中華兒女的堅韌不屈精神和為國家奉獻的決心,更從歷史的視角贊揚了無數中華兒女英勇積極的卓越品質,深情地歌頌了他們心中不滅的尚武精神和凌云壯志。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毛主席的這首《七絕·為女民兵題照》一點不比唐詩宋詞中所贊頌的花木蘭或者其他女英雄遜色。
同時,由于毛主席這首詩高度肯定了廣大婦女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可替代的貢獻和作用。使得它成為了一首贊美婦女的極為經典和生動的詩篇。
因此,主席此詩一發表,便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哪怕是在今天讀來,依然能激起人們的精神,讓人情感激蕩不已!
而在詩外,在人類的任何歷史時期和任何國家,只有女性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和重視,這個時代才能堪稱輝煌,這個國家才能展現無限的希望。
正因此,“婦女能頂半邊天”體現了婦女們對社會的整體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婦女為社會、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今天,她們依然在各個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將來,她們必將繼續閃耀光芒,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因此,我們每個人對婦女都應懷有深深的敬意和尊重。衷心的贊美她們的偉大,贊美她們所辛勤的付出,贊美她們為社會做出的不可磨滅的勞動,贊美她們為社會帶來的無比巨大的貢獻。
*圖片均是來源于網絡,有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