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唯一進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當代書法巨作,出自何人之手?
書法一直被認為是最高雅且最難的文化藝術,它不僅歷史底蘊悠久,而且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有著極高的地位,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十大國粹之一,歷來備受推崇。
在中國當今能寫書法的人很多,但是能得到國家認可的書法家可不多,而書法家筆下能被張掛于國家最高殿堂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書法作品,目前僅有一幅,那就是書法巨作《中華頌》。您可知道這一幅書法巨作是出自何人之手嗎?就連啟功都沒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我們隨著遠方翰墨文化羅雄金的筆跡一起來了解一下。
如上圖所示,即為張掛于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書法巨作《中華頌》,可別小看這一幅書法作品。這幅書法作品文字共有398字,是作者歷時兩個月才創作出來,該作品長18米高3.8米,鴻篇巨作,氣勢之龐大讓人震撼!
讓人意外的事情是,創作這幅書法作品的人并不是我們當今所熟知的書法名家如中國書法家協會前主席舒同、啟功、邵宇、沈鵬、張海,蘇士澍,以及當今中書協主席孫曉云等人,也不是有著中國當代書法泰斗之稱的歐陽中石等。而是一位名為張志和的水法家。
據悉,張志和是啟功大師的學生,跟隨啟功大師學習書法13年,并且還是在攻讀博士的時候開始跟隨啟功,可見張志和是一位學習淵博之人,其博士學位為文學博士,攻讀方向是中國古典文獻學并學習和研究書法藝術。
張志和出生于1958年,文學博士,原來是國家行政學院的教授, 現在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享受著國務院頒發是特殊津貼。所以論條件,張志和教授具有足夠的實力創作出入選張掛于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書法作品。但是名譽比張志和教授多的書法家,實力比其強的書法家有很多。為什么就唯獨張志和教授的書法作品入選了呢?
據了解,正值建國60周年,即2009年,張志和受邀請創作《中華頌》巨作,并成為唯一入選且進入國家最高殿堂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當代書法藝術巨作。而且不僅僅該書法作品出自張志和教授之手,就連這幅書法巨作的內容也是張志和教授所創作,可見張志和教授的文字文學功底之高,這也是其書法作品能入選的重要原因。
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和閱讀一下這書法巨作,憑什么張志和教授的書法作品能成為唯一進入國家最高殿堂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當代書法藝術巨作。
《中華頌》全文如下:“壯哉中華,雄踞東方。五岳崢嶸,柱立禹甸,攜群峰蒼疊聳翠;四瀆浩蕩,橫貫九州,納百川東流入海。麗象美景,展畫卷層層無盡;沃野桑田,育斯民生生不息。韶山杜鵑,渠江清流,仰勝跡胸懷激蕩;樓宇參差,殿閣巍峨,煥人文舉世稱奇。放眼望,巨壩出高峽,長橋臥清波;舊時窮鄉矗廣廈,昔日僻壤接康莊。車水馬龍,穿梭于神州大地;箭飛船發,遨游乎玉宇蒼穹。更有菽禾飄香,花木爭艷,山河處處披錦繡;恰值政通人和,笙歌滿衢,人民聲聲唱和諧。”
《中華頌》全文讀起來朗朗上口,文采斐然,令人眼界大開,胸懷激蕩,描述山川河流,巍峨滂湃,氣勢恢弘,令人拍案叫好!
再者就是在書法上,張志和師從中國書法名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二屆主席啟功大師,并且使僅僅跟隨啟功學習書法13年,其書法水平高超,深得啟功信任和指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繼承了啟功的書法精髓。
文章之中所展示的《中華頌》書法作品就是很好的見證,該書法作品以行書書寫,而且是鴻篇巨作,雖然僅有398字,但是卻花費了張志和兩個月的時間。
該書法行云流水,字跡規整,筆法精湛,字體的結構也甚為和諧自然,雖然其書法水平不及啟功大師,但是依然是當代實力書法名家的存在,為啟功大師的得意弟子。
對于《中華頌》這幅書法作品巨作,不知道各位書友是如何看待的呢?
寫在文末
精彩文章,推薦相關閱讀:
田英章弟子,清華大學特聘教師,荊霄鵬書法果然不簡單,歐楷第四
作者簡介

羅雄金,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會會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當代書畫院院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院士,書法家,書法專欄作家,詩人,航拍攝影師,生物科研工作者,湖南大學科研助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