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大學生畢業季,畢業生就業又成了網絡熱點。現有高等院校勸學生積極就業的文件,苦口婆心的傳授過來人的經驗。當然,也有人放出幾年前的人民日報文章《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來對畢業生進行上綱上線的批斗。把大學生當成了不思進取啃老族,就是沒有人來為這些學生那么多年的青春來負責。
啃老和將就工作哪個更合理?
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的現象屢見不鮮,沒有收入的畢業生只能吃父母的老本,他們就成了啃老族。專家和學校的建議“先就業再擇業”說的明白點就是“先湊合著干個工作,然后再換工作”,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好像是對的,其實這其中有很大的問題。
“先就業再擇業”是對企業的不負責任。每個企業招員工都是為了讓他創造價值,為此要進行很多的培訓,付出很多成本。假如招進來的畢業生只是抱著“不行就先干著”的態度,那么企業的培訓成本就是在打水漂。那些建議“先就業再擇業”的人,本質上就是在教人“詐騙”。
“先就業再擇業”是對畢業生的不負責任。現在很多的崗位只招應屆畢業生,尤其是考公和考編,隨便就業就是對自己應屆生身份的浪費。學校應該對畢業生應屆生的優勢做到明確的告知,而不是一味地為了自己的就業率勸導學生“先湊合干著”。
現在的就業環境如此,我們不能把所有不就業的大學生一棍子打死。不就業就是啃老,不就業就是天理難容,這樣的說法就是以偏概全。家庭條件允許的,啃老也是沒有問題的,蓄勢待發也是值得肯定的。當然,對于一些只是單純的懶貨啃老族,我們可以嗤之以鼻,可是我想就算人民日報怎么罵他們,這類人也不會奮發圖強的。
解決就業不可能靠刺激大學來實現,也不能都讓大學生去做自己不喜歡的行業,我們應該包容的看待問題,尊重每個個體的選擇。不愿意工作的,只要他不違法亂紀,不用去管他。愿意工作的,更不用去管他們,他們會自己適應社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