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05)
國軍中將戰區政治部主任——徐中岳
徐中岳(1904-1982),原名宗堯,曾用名徐超,安徽霍邱人。上海南方大學肄業。1924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
畢業后歷任教一團五連見習,后歷任黃埔軍校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第一補充團營長,參加了東征和北伐戰爭。
1927年調任中央軍校軍官團任職,1928年6月任軍官團特別黨部籌備委員,并兼任黃埔同學會軍官團特派員。
1929年任駐安徽安慶的第四十五師(師長方振武)政訓處主任,同年3月,在國民黨安徽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黨部執行委員,5月任常委。1930年7月被免去省黨部執行委員。
1931年7月,徐中岳任暫編第二旅(旅長宋世科)副旅長,隨部參加對鄂豫皖蘇區的“圍剿”。
1932年3月參加了復興社創立大會,同年8月安徽省警備第二旅改編為保安第一團后,歷任安徽省全省保安隊教練處副處長,安徽省保安第一團上校團長,安徽省保安處(處長蔡炳炎)副處長。
1933年6月,由原暫編第二旅改編為獨立第四十旅的旅長宋世科調升第四師副師長,徐中岳接任獨立第四十旅旅長,后率部參加“圍剿”在鄂豫皖邊區的紅二十八軍。
1935年5月,獨立第四十旅縮編為一個團,在開封并入第九十五師(該師由三團制擴編為兩旅四團),番號為第二八五旅第五六九團,任該團團長,后調任第二八三旅旅長。同年11月做為安徽省代表出席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936年任豫皖綏靖公署高參。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任軍事委員會后方勤務部副官處少將處長,1942年調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少將高參,同年5月兼任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第三大隊大隊附,1943年10月接替鄭炳庚任第九戰區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衡戰役。
1946年11月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后任徐州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7年3月聘為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常務委員。“立法院”立法委員。1947年11月晉升陸軍中將。1949年到臺灣,續任"立法委員",選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及其程序委員會召集委員等職。1982年逝世(一說是1987年逝世)。
2006年3月28日,上海博物館舉行徐中岳的兒子徐逢祥捐贈《苗蠻圖》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儀式。《苗蠻圖》是徐中岳于抗戰之前購得,共兩冊圖31幅,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畫師的作品,描繪了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風情,具有反映民族習俗的史料價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是民國二十五年初版的鉛印線裝本,此書對研究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成立之初十年的歷史有較大的學術參考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