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每逢兩會,各大車企代表都會針對汽車行業進行建言獻策,提出諸多建議。
出席的汽車人包括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等。
這些汽車人的提案內容聚焦統一大功率充電標準及換電標準、完善汽車數據產權立法、探索設立限定場景無人駕駛法規等方面。汽車消費、汽車出口、新能源車、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動力電池、車網融合、碳交易、碳足跡管理等,是其中的關注焦點。
朱華榮:提升智慧交通,改善消費環境
【問題】
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超3000萬輛,累計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產銷量創歷史新高,產銷總量連續15年居全球第一。盡管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市場,但伴生海量中國駕駛場景及用戶數據,對車輛被動安全、智駕安全、信息安全領域提出更多挑戰。而消費者購買汽車時,部分環節仍不支持線上化辦理及流轉,影響消費體驗、辦理效率,增加成本。另外,車險業務中間渠道多,保費不一致,消費者投保體驗不佳等。
【提案】
在兩會朱華榮提出四項建議。朱華榮建議發揮體制機制優勢,以頂層設計推動大裝置建設,一方面建立產學研用融合科研平臺,推進大科學裝置建設;另一方面將該項目納入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規劃,以保障資源投入。
當下智能網聯汽車的數據安全保護成為產業界高度重視的領域。朱華榮表示要明確汽車數據中個人信息的界限,細化汽車數據產權規定,落實車企對汽車的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
朱華榮還提議推行汽車消費零售發票電子化,上牌辦理流程線上化。他還建議審視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行業監管要求,加快數據流通平臺與機制的建立,賦能企業創新消費體驗。
【點評】
作為長安汽車掌舵人,朱華榮一直奮斗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前沿,此次提議有3項均與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有關,包括建設面向智慧交通的大科學裝置、推動汽車數據產權立法、改善汽車消費環境。同時朱華榮還提出提升農村和欠發達地區醫療水平,建立重大、特重大疾病專家聯動(線上)會診機制,能讓更多人收益。
李書福:建立統一的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問題】
作為碳排放大戶的汽車行業,始終將實現“雙碳”目標擺在突出位置。但我國的“低碳”發展仍需要政策保駕護航,當前的發展面臨四大挑戰。碳排放數據來源廣泛且標準不統一,進一步增加了短期內達到國際互認的難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無法直接與碳排放體系銜接。碳減排進入深水區,推進成本高、難度大。同一行業碳排放數字化管理缺乏行業標準或監督。
【提案】
李書福就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交了四條建議。首先汽車行業要建立汽車行業統一的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并推動汽車產品碳足跡的國際銜接互認;其次,優先促進《積分辦法》與碳減排體系的銜接機制。加快出臺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相關配套機制,促進和推動汽車行業低碳轉型;第三,加快出臺重點行業碳減排扶持政策,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并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企業有規劃的碳減排;最后,加強數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規范化管理。
李書福還針對無障礙出行用車領域提出了方案,建議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并推行無障礙用車標準規劃,并全國范圍內推動無障礙用車先行示范項目建設,以解決障礙群體用車相關的車輛標準,運營模式等還存在著缺乏行業標準支持、政策推廣落實力度不一等問題。
【點評】
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推進碳市場健康運行,對實現“雙碳”目標、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意義重大。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國需要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降碳和安全、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場、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多維度關系。
馮興亞:新能源汽車發展要聚焦
【問題】
新能源車市場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問題也在凸顯。相應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面臨高速增長但電力容量不足、投資回報周期長,以及因用戶充電無序、離散等特征導致的電網瞬時超負荷運行。關鍵技術領域芯片產業仍舊存在“卡脖子”難題。汽車產業過渡過于依賴單一能源路線存在風險。
【提案】
馮興亞圍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標準、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節能汽車發展、車規級芯片產業鏈發展以及汽車出口等具體內容新帶來5項建議,以及1份關于智能駕駛法規標準制定的議案,為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汽車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馮興亞提出了統一大功率充電標準及換電標準、探索建立全固態電池標準體系等建議。電動汽車可作為移動儲能單元,通過與電網融合互動,可實現大規模、低成本、響應快的分布式儲能,為電力系統供需平衡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馮興亞提出完善技術及標準體系、健全電價及電力交易機制、加大示范應用等建議。
針對國家整體能源戰略,馮興亞建議盡快出臺針對節能車的中長期專項規劃和支持政策,完善稅收及限購等配套措施,加大正面引導、提高節能車的社會認可。
針對汽車產業的“卡脖子”之困,馮興亞提出了攻克設計短板、提升制造能力、強化車端應用及完善應用配套等建議,體現了對芯片國產化應用的高度關注。馮興亞還認為要優化出口支持政策,多舉措護航汽車出海,促進產業國際合作、統籌出口共性課題、優化出口監管機制、加強資訊及運力建設等,多舉措護航出海高質量發展。
圍繞智能化這一汽車行業下半場變革的焦點,今年馮興亞還提交了關于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款、明確智能駕駛法律責任認定的議案,呼吁從立法方面加快推動智能汽車高質量發展。
【點評】
馮興亞的建議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化以及國際化等領域。這些建議廣汽集團的發展策略相契合,目前廣汽集團將堅持電動化+智能化、混動化+智能化雙輪驅動發展路線,進一步擴大廣汽埃安的新能源領先優勢,實現廣汽傳祺向多能源化轉型。
張興海:中國汽車出海需要護航
【問題】
汽車出口已成為拉動汽車產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但由于海外品牌加速跟進、營商環境復雜,汽車出口仍面臨巨大壓力,亟需國家提供助力,例如汽車出口全流程運行機制尚需優化、汽車出口配套支持措施有待持續提升。
【提案】
張興海認為中國汽車出海不應只靠車企自身努力,還需中國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合力協同發展,提議相關部門推動汽車碳足跡核算標準、方法和數據的國際互認,特別是加強與歐盟的低碳發展合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打通碳排放相關阻礙,同時借鑒歐盟先進的碳足跡核算經驗,指導國內汽車碳足跡核算工作等。
針對當前我國汽車供應鏈企業散而多、小而弱、盈利能力差,集成度不高的情況,張興海建議相關部門指定和出臺具體的相關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供應鏈企業對規模較小的供應鏈企業進行整合、兼并和重組。
在人才方面,張興海建議相關部門出臺政策鼓勵高校以及職業學校設置智能化及電動化相關專業學科,并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等相關政策。
【點評】
張興海的提案聚焦了汽車出海以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其中建立和維護全球性的汽車出口物流網絡,需要綜合考慮多式聯運、產業鏈重構、新能源物流車應用、國際物流體系完善、國家戰略支持、智慧物流營運模式創新以及關注鋰電池等多方面因素。
何小鵬:推進飛行汽車發展與新能源電網融合
【問題】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面臨土地資源緊張、電力容量不足、投資回報周期長等諸多挑戰。同時飛行汽車作為全新物種,與之對應的產品法規及認證效率,無法滿足當前迫切的市場需求。
【提案】
何小鵬認為借助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實現無人駕駛夜間自主尋樁充電,將用電負荷從日間高峰期規模化遷移至夜間低谷期,可有望顯著改善日間高峰期的供需矛盾。何小鵬據此提出了兩點建議,探索限定場景低速無人駕駛的政策法規,開展限定場景夜間低速無人駕駛+補能試點應用;推動車網互動頂層設計,構建成熟商業模式,統一相關標準,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加速市場化推廣。
何小鵬還建議推動車網互動頂層設計,構建成熟商業模式,統一相關標準,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加速市場化推廣,同時盡快制定出臺車網互動各環節標準體系,并明確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并加速構建車網互動成熟商業模式,形成各參與方穩定盈利預期。
面對飛行汽車這一藍海市場,何小鵬亦提出了三點發展建議:加快開展飛行汽車在產品管理、產品認證、標準體系設計等方面的前瞻性頂層設計與規劃,并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進程;圍繞飛行汽車規模化應用需求,建立飛行汽車駕駛資質認證及培訓體系;參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經驗,統籌產業發展政策和資源保障,推進飛行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
【點評】
何小鵬代表了加速飛行汽車應用落地、探討車網融合互動的新商業模式。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正在走向縱深,展示著眾多中國品牌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實力。與此同時,飛行汽車迎來蓬勃發展,著眼于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的研發應用如火如荼,飛行汽車行業風口已至。小鵬汽車也是迫切希望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和飛行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尹同躍:車企要為中國品牌鍍上金子
【問題】
內卷不斷加劇的新能源車市場,部分車企盲目追求銷量,卻忽視了車輛品質的打造,難以獲得全球認可的品牌價值。
【提案】
尹同躍認為中國汽車企業在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還要繼續加大研發和品牌建設投入,打造極致的產品力,“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品牌增光添彩、鍍上金子,為全球用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中國智慧,讓全球用戶更多地喜歡中國產品、喜歡中國車,選擇中國產品、選擇現代中國車,讓他們更好地成為我們的伙伴。
我國要從一個世界汽車大國變成一個世界汽車強國,光靠銷量、光靠規模是不夠的,還要在世界范圍內有自己的、讓別人認可的中國世界品牌。下一個十年,中國汽車產業不僅僅要追求銷量、規模的全球第一,更要在技術創新能力、品質口碑、社會責任方面,爭取做到全球領先。
【點評】
尹同躍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奇瑞汽車發展的縮影,27年前奇瑞從幾間小草房開始創業,缺資金、缺技術,也缺人才。現在奇瑞汽車已經與其他中國車企包括合資品牌一起,共同撐起了中國制造的脊梁,共同把中國打造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目前奇瑞汽車已經連續21年占據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量第一的位置。
直播車市
汽車行業的發展走向是智能化、環保化和國際化。今年兩會期間各個汽車企業代表也基本針對這些方向進行提議。而從車企代表分析的問題來看,現在汽車行業仍有不少待完善之處,汽車消費問題、智能汽車安全問題、新能源車充電問題等等都困擾著消費者的用車生活。這些問題也關系到億萬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只有將問題解決,汽車行業才能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