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俄軍在芬蘭灣上空擊落多個目標,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很多讀者認為,俄烏沖突的表面原因是烏克蘭親近北約,俄羅斯不滿。
但深究歷史,我們會發現,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并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
地緣政治的博弈:烏克蘭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位于東歐心臟地帶的烏克蘭,歷來是各大勢力爭奪的焦點。
中世紀時,烏克蘭的前身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的強盛國家,卻終因內憂外患走向衰敗。
13世紀,蒙古帝國入侵,宣告了基輔羅斯的終結。隨后的世紀里,烏克蘭大部地區歸屬波蘭-立陶宛聯邦,該聯邦在14至18世紀初為歐洲強國,烏克蘭西部更受波蘭貴族統治,與波蘭統治者矛盾重重。
同時,南部和東部烏克蘭面臨奧斯曼帝國及其附庸克里米亞汗國的威脅,常遭韃靼人侵擾。
1648年,波蘭-立陶宛聯邦統治下的烏克蘭發生了哥薩克起義,面對波蘭、土耳其、克里米亞汗國等多方面的壓力和威脅,為了尋求保護和支持,烏克蘭領導人赫麥爾尼茨基選擇與俄羅斯沙皇結盟,并在1654年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協議》,接受俄國的統治和保護,這一事件被視為烏克蘭與俄羅斯關系正式化的開始。
然而,這一條約的性質一直存在爭議。這一協議導致了1654-1667年的俄波戰爭和未能成功的哈迪亞奇條約,最終通過的永久和平條約使烏克蘭東部地區(第聶伯河以東)歸俄羅斯統治。
民族認同的裂痕: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歷史糾葛
在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烏克蘭遭遇了多種不公平的對待,俄國試圖消除烏克蘭的自治制度、強制實行俄羅斯化政策(如語言、文化、教育和宗教的同化),以及剝奪烏克蘭人使用母語的權利。
這些措施逐步將烏克蘭從一個高度自治的行政實體變成了俄國的一個普通行省,嚴重損害了烏克蘭的民族文化和身份認同。
19世紀,隨著烏克蘭民族主義的興起,俄羅斯加強了對烏克蘭文化的壓制,實施俄化政策。1932年至1933年,烏克蘭發生了大饑荒(霍洛多摩爾),導致數百萬烏克蘭人死亡,這一事件被許多人視為蘇聯對烏克蘭人的種族滅絕。
除了饑荒外,1932年到1933年,蘇聯還對抱有民族主義觀點的烏克蘭知識分子、作家等民族文化精英進行了清洗
種種不公平的對待導致了烏克蘭人民對俄國統治的強烈不滿,烏克蘭人對于保持其文化特性、語言和政治自治的渴望,促使他們積極追求獨立國家的地位。
1917年俄國革命后,烏克蘭嘗試建立獨立國家,但最終在1922年成為蘇聯的一部分。
蘇聯解體前夕,烏克蘭民族主義再次興起,1991年蘇聯解體后,烏克蘭最終獲得了獨立。
獨立后的困境:烏克蘭尋求融入歐洲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迎來獨立,踏上國家建設新征程。然而經濟轉型導致烏克蘭經濟衰退、工業下滑、失業攀升,社會成本高昂。
烏克蘭在能源上嚴重依賴俄羅斯,尤其是天然氣供應,使其外交與內政受限,與俄關系緊張。
政治環境不穩定,斗爭、腐敗和權力更迭頻發,影響政策連貫性與有效性。
此外,烏克蘭還需應對健康危機、教育福利不足和軍事沖突引發的人道主義問題。盡管困境重重,烏克蘭仍努力通過改革與國際合作尋求經濟、政治和安全發展。
烏克蘭為什么親近北約
烏克蘭親近北約和歐盟,部分是為了尋求與俄羅斯影響力的對抗和保障其國家安全。2014年烏克蘭危機后,烏克蘭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加深,這一過程中,烏克蘭尋求更多的國際支持來抵抗俄羅斯的干預和領土要求。
這個選擇受到幾個關鍵因素的影響:
- 尋求保障國家安全: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在歷史上充滿了緊張和沖突,特別是在俄羅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之后,以及在東烏克蘭支持分離主義運動。這些事件深化了烏克蘭對其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擔憂,使得烏克蘭更傾向于尋求西方國家,尤其是北約這樣的軍事聯盟的保護,以抵御外部威脅。
- 政治和民主價值觀的親近:
烏克蘭致力于建立一個基于民主、法治、人權和市場經濟的社會。這些價值觀與歐洲聯盟和北約成員國的價值觀更為接近,而與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存在較大差異。親近北約被視為一種與西方世界更緊密地聯系起來的方式,促進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改革。
- 經濟發展和一體化:
烏克蘭希望通過與歐洲和北大西洋國家的合作來促進其經濟發展和現代化。與北約和歐洲聯盟國家的關系加深,為烏克蘭提供了進入更大市場、吸引外國投資和技術轉移的機會,這是烏克蘭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 國內外政治壓力:
烏克蘭的方向選擇也受到國內外政治壓力的影響。國內,親歐盟和親北約的傾向反映了一部分烏克蘭民眾對歐洲一體化的支持。國際上,烏克蘭尋求西方支持,以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壓力和威脅。
- 歷史和文化認同:
雖然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歷史上有著深厚的聯系,但烏克蘭獨立后強調建立自己的國家身份和文化認同,這包括追求與西方的緊密聯系。這種認同的構建是烏克蘭政策導向選擇的一部分。
歷史的教訓:對話與合作是唯一出路
俄軍在芬蘭灣上空擊落目標事件,再次表明,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利益沖突是影響俄羅斯與周邊國家關系的深層次原因。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方通過對話和合作,尋求共同利益和共同安全。
歷史的真相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演變。
只有深入挖掘歷史的真相,才能更好地理解當今的國際局勢,并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