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里說,今年是我創業十周年,從一個人單打獨斗,跌跌撞撞,兜兜轉轉,又回到一個人一支筆,只不過心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是寫理財出道的,現在專業話題寫少了,不斷有老荔枝請我推薦關注的其他理財博主,這讓我很犯難。
倒不是怕粉絲被人吸走,而是我一年多前解散團隊時,就把幾乎所有關注的理財博主都取關了。
為啥取關?
因為我學理財18年,入行16年,深知絕大多數理財信息——不管是官方財經媒體、金融機構媒體還是各種野路子自媒體博主發布的信息——都是“市場噪音”。
當你已掌握了扎實全面的理財基礎知識,也擁有較豐富的理財實戰經驗,看更多媒體信息,反而可能弊大于利,還不如把時間留給經歲月淬煉的經典書籍。
原因在于自媒體“不可能三角”。
讀者希望看到高頻率、高質量、還不賺錢的專業理財內容,但不可能。
高頻高質,意味著一個或一群很牛逼的人全天做內容輸出,他們還不賺錢,喝西北風去?
他們要賺錢, 內容專業性和中立性難免打折扣。
尤其我們這種專業門檻很高的理財內容,高手寫作,能讓普通讀者根本分不清干貨還是軟文,但我一看就懂,不想浪費這時間。
不想被甲方爸爸牽著鼻子走,就要直接向讀者收費,搞小圈子私密化服務。
問題是收費低了,根本養不活團隊,還是要堤內損失堤外補(中立性依然受質疑),
收費高了,中立性能保證,但市場無眼,賺虧難料,碰到過去3年這種連續虧錢的大熊市,又說不清道不明。
遇上看問題一根筋的,反手一個舉報,說這人力哥給推薦的,我……
能高頻還不賺錢的,一般都是兼職小V茶余飯后寫著玩的,文筆一般,專業水平更一般,內容品質不敢恭維。
萬一遇上水平高的,做著做著成大V,必然會變現,中立性又開始受到質疑……
現實中,很多平均閱讀量還不到100的迷你V就已經急著變現了……
想維持高質量還不老想變現,代價就是低頻,比如現在的力哥。
有人說低頻沒關系,但我想了半天,沒找到一個像我這樣的圈內同行……
不想繼續變現的話,很多博主直接隱退了。
畢竟,公開分享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粉絲賺了不見分你半毛,一旦虧了就會罵你。
哪怕不寫理財賺錢,寫點生活點滴,買了啥看了啥吃了啥去哪旅游了……一樣會招來很多紅眼病患者。
人性經不起考驗,世上除了你的至親愛人,沒幾個人真心盼著你好,但成天盼著你買房深套、炒股爆倉、出軌被抓、移民被騙、旅游途中護照被偷……想看你笑話的人,數不勝數。
只有我這種臉皮厚不怕罵,還享受寫作分享的人,才會堅持干這種沒吃到羊肉惹一身的騷的蠢事~
除了“不可能三角”,媒體上大部分都是 “市場噪音”的另一個原因,在于熱點效應對投資的反噬。
媒體靠吸引眼球賺錢,最近什么話題熱,自然媒體搶著報道什么話題。
投資領域,最熱的話題,往往是近期最具賺錢效應的市場。
這是人性使然。
當看到前方有個巨浪襲來,正常人第一反應是拔腿就逃。
因為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巨浪一定會沿直線繼續向我沖來,讓我陷入危險,而不會突然中途轉向,讓我回歸安全。
哲學上說,這叫“事物的發展沿趨勢運動”。
說人話就是,看到漲了,下意識覺得還會繼續漲,看到跌了也一樣,人性習慣追漲殺跌。
趨勢持續時間越久,信念越堅固。
這個在物理世界中基本靠譜的規律,在投資世界中,卻經常吃癟。
投資能賺錢的本質,是投資品內在真實價值高于市場價格(從價值低估到價值發現),或投資品內在真實價值和市場價格差不多(甚至略微高估),但未來有良好的價值成長空間,現在買入,可以等待未來即將到來的增量價值被持續發現。
在股市上,前者俗稱價值股,后者俗稱成長股。
不管哪種模式,本質都是在做“價值發現”。
但如果一個投資品的價值,連普羅大眾都給發現了,就很容易把市場價格推高到泡沫階段。
當各種(自)媒體都在討論某個熱點品種時,可能這個品種的投資價值,已經被發現得差不多了。
但大眾不這么看。
在人群中堅持自己獨特觀點非常難,因為人性喜歡抱團取暖隨大流, 傾向于和別人保持一致,更有安全感。
在物理世界沒問題,特立獨行的人往往最先掛,但在投資世界,隨大流反而更容易掛。
因為市場價格可以短時間內遠高于內在價值,也可能長時間略高于內在價值,但絕不可能長時間內一直遠高于內在價值。
這是普通投資者總是一再高位站崗的根本原因。
原理不難理解,難的地方在于,真實投資世界,除了受這個底層邏輯影響,同時還受兩個非理性變量影響。
一個叫“市場先生”。
同樣因為堅信事物沿趨勢運動+習慣與主流意見保持一致,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會被成倍放大。
過去半年,就是恐懼被成倍放大的時期。
因為市場主流聲音很喪很悲觀,情緒不斷互相傳染,說的人喪,聽的人更喪,聽的人又把這種喪反過來傳染給說的人……
就像房價跌了10%,很多悲觀者說你看我沒說錯吧,看好,還要跌到20%!
結果跌到20%,他們會說,你看著,還要跌到30%!
結果還真跌到30%,他們會繼續看跌到40%。
但房價不可能永遠跌下去,總有一天,房價會見底。
但見底那一天,絕大多數人卻打死也不信。
這也是為什么股市跌破3000點時,就有很多聲音說別急著抄底,看到2500。
跌破2500時,又有很多聲音說坐等破2000再入場。
真跌到2000呢?
他們會說中國經濟完了,不能抄底,一定會跌到1500!
回想下年前市場極度恐慌大盤跌到2600點時,網上是不是充斥著這種聲音?
還記得2月5日見底那天,正在澳洲旅游的力哥發了什么嗎?
我不知道那天就是大底。
但我知道, 市場先生的存在,讓理性投資者很頭痛,但你也只能笑著面對~
你覺得泡沫已經很瘋狂了,但它就可以繼續瘋狂下去。
你覺得估值已低得令人發指了,但它就能再創新低。
要么賣早了,要么買早了,總讓人很郁悶。
沒辦法,市場先生的瘋狂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料,也可能不如我們的預料,沒人知道。
這就是很多職業投資者雖然投資邏輯無可挑剔,掌握的數據也非常齊全,但就是虧錢,沒處說理。
另一個很難預測的非理性變量,是有形之手突如其來的干預。
這一點,在中國市場特別明顯。
最近延遲退休的討論熱度又起來了。
說實話,都2024年了,這個大姨媽話題還沒落地,已遠超我的預料。
老齡化問題和延退方案,我從09年就開始關注,寫過大量分析文章,并為此深感憂慮。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正在快速步入深度老齡化,尤其口罩以來,新生兒連年斷崖式下跌,延退是必然的事。
但這件本在18年或20年,最晚在22年就該啟動的重大改革,到2024年兩會期間,依然沒有拍板。
現在看來,問題可能不在經濟層面,更多是政治和社會穩定層面的考量。
首先考慮“講政治”,就沒法用經濟理性和數據來推演判斷了……
類似的,還有22年12月突然放開——理性告訴我,遲早會放開,但不知道具體哪天放開。
還有3年前鑿鑿說十四五期間要落地的房地產稅,隨著全國樓市轉冷,如今十四五都快過去了,半點聲音沒有。
還有趙薇和高曉松2年半前莫名其妙的封殺和如今莫名其妙的解封。
還有之前國家隊從來只救上證50、滬深300這些藍籌指數,沒人能想到居然也會去撈中證2000!
這出人意料的舉動直接讓帶杠桿的多空中性策略私募兩頭打臉,直接爆倉。
政策本意不是針對它們,但他們基于理性的策略,客觀上卻被不可預測的突然政策給玩死了。
這些,就是有形之手的不可預測性,對投資造成的巨大困難。
再看一個經典案例——中概股。
早在2017年1月第一個中概股指數基金發行時,我就強烈看好。
到2021年1月,中概互聯漲了160%+,年化28%。
問題是這個漲幅不是勻速得來的,19年初,該基金凈值一度跌回到1元,兩年上浮零,并沒有賺錢效應。
所以起初兩年我拼命安利時,敢跟我一起買的人并不多。
但進入2020年,中概股價值發現,該基金持續上漲,這才引來了越來越多跟風者。
到21年初我推薦恒生互聯時,人性的追漲殺跌和報團取暖達到了一個高潮。
此時,中概股已不再低估,但哪怕有所 高估,只要未來依然有良好的價值成長空間,這個價值發現的過程依然可以持續。
誰知,2021年,我們遭遇了國運逆轉之年。
這一年的重要性,可能要到10年20年后回頭看,才能意識到,雖然不如1978年,但不亞于1992年。
有形之手突如其來的重大干預,把整個行業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徹底打斷。
緊接著,悲觀情緒大規模蔓延,中概股連同港股一起,在 “市場先生”的瘋狂操弄下,估值一再創下歷史新低,直到現在,也還是弱不禁風,一碰就跌……
這兩種非理性力量的影響, 就是書本上介紹的投資原理和真實投資世界之間最主要的差別。
我不認為普通人有能力預測或戰勝這兩種可怕的力量,甚至連寫出《價值》一書的張磊,應該也意識到自己無能為力,所以潤去坡縣了。
投資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nobody能成為常勝將軍,當年徐翔王亞偉這些“股神”,回頭看,無非都是搞內幕交易的老手。
這就要說到投資和理財的差別。
如果說投資是一頭令人又愛又恨的野獸(想吃野味,又怕被咬傷),理財就是把這頭野獸關起來的籠子!
應對市場先生的陰晴不定,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投,來平滑無法預料的高波動。
應對場外有形之手出人意料的干預,最好的辦法,就是資產配置,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
打不過,跑還不行嗎?
不好意思,繞了一大圈,最后總結的實操干貨,還是那些最樸實的理財原理,這就是無數血淚教訓總結出來的最管用的策略。
剩下的,就是“理財反著買,別墅靠大海”。
盡可能避開大熱,如果非要買,權益類的,用定投思路,類固收類的,用資產配置思路。
當然,具體產品,還要具體分析。
比如現在很熱的長期國債、紅利基金、剛剛創歷史新高的黃金、即將創歷史新高的比特幣……分析方法都不一樣,但原則還是我上面說的這些。
今天寫了很多,大家感興趣的話,我改天再聊。
對了,昨天 發布了政府工作報告,有些2024年經濟目標數據,大家可以看下。
我一個懶得說,沒有任何意外,也沒有任何讓我眼前一亮的。
未來幾年,我們會進入一種高度穩定的經濟狀態,沒有多少驚喜,也沒有太多驚嚇,眼下沒必要過度悲觀,也沒有太過樂觀的理由。
歡迎進入平(ping)凡(yong)的美麗新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