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槽叔去美國考察+訪友
花了將近兩個星期,
從西海岸跑東海岸
波士頓肯尼迪紀念館參觀掠影
和美國金融行業做理財和養老金的朋友聊了聊,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美國中產里占比最多的群體,年收入水平在5萬到8萬之間(美元)。
這個收入水平,是什么概念呢?
換算過來,和國內20萬-30萬年收入(人民幣)的人差不多。
基本上是1:4的關系。
打個比方:
美國人在紐約打Uber花了20美金
中國人在北京打滴滴花了80人民幣
這筆打車費
在5萬年薪的美國人眼里,不算便宜
在20萬年薪的中國人眼里,也不算便宜
這就是相似的消費感知
中國經濟,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增加20萬年薪群體的規模
讓20萬年薪的人變得多多的
中產階級增多,讓整個社會的收入結構
從金字塔變為紡錘體
左圖為中產階級為主的紡錘體社會
怎么讓這個群體越來越多呢?
除了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最有效的激勵方法
就是發錢
這其中,少交稅就是一種發錢方式
槽叔最近在做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
這兩天
我把個人養老金和慈善捐款的抵扣工作做完了
具體操作可以參考這個視頻
我在研究個人所得稅時發現
年收入20萬左右的群體
有一個重要特點:
個人所得稅很低,甚至不用交。
要知道,美國年薪5萬左右的人也基本沒有個稅
從這一點來看,二者非常相似。
國家知道,這個群體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盡可能的減免個人所得稅。
簡單算一算:
一個20萬年薪、3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
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
可能獲得的抵扣項目不算少。
1. 基本抵扣額:6萬
2. 社保成本抵扣額:2萬左右
3. 贍養60歲父母:3萬6
4. 撫養一個孩子:1萬2
5. 每月房貸或房租:1萬2
加起來,可以抵扣的總額將近15萬
于是需要交稅的金額只有5萬
掉入的稅率檔位為10%
最后算下來,一年的所得稅也就兩三千。
如果還交個人養老金或者參加繼續教育,
還能獲得更多抵扣
最后交稅基數還不到3萬。
個稅其實只有幾百塊。
對于20萬年收入的人來說
每年最大的成本不是個稅,而是社保。
再怎么省錢,每個月自己也要交2000多的社保費
包含養老、醫療、失業等
這個是躲不掉的
少交稅當然是好消息,但另一方面
生活成本和壓力很高
每月的房貸、奶粉錢,可以讓稅后工資迅速被花掉
這樣一想,省稅帶來的快樂似乎煙消云散了……
每年3月開始
都是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時間
如果你在這方面有困惑
尤其是希望通過養老金節稅
可以直接聯系小助理
安排團隊經紀人幫你做個分析方案
每一塊錢都掙得不容易
咱多操點心,說不定能省出一臺法拉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