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初,黃克誠在《紅色中華》上看到一篇由張聞天署名的文章《一切為了保護蘇維?!?,他思索片刻,立即起身趕到了后方醫院。
黃克誠對傷病人員們說,大家凡是能行動的,都盡快返回自己的部隊。至于具體的原因,黃克誠并沒有多說。一些同志聽從了黃克誠的建議,返回了自己的部隊,他們包括開國中將甘渭漢、開國中將張震(88年上將)、開國少將鐘偉等。
這是紅軍長征的前夕,盡管當時中央對大轉移的一切安排都是在絕密狀態下進行的,但黃克萍憑借著他敏銳的戰略嗅覺斷定,紅軍馬上就要離開中央蘇區了。這是黃克誠從最近部隊的情況和張聞天的文章中推測出來的,由于沒有確切的命令,黃克誠不能對大家說原因,“禍亂軍心”。
事實證明,黃克誠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幾天之后,即34年10月10日,中央率領紅軍8.6萬人開拔離開了中央蘇區,開始了長征的第一步。
甘渭漢、張震、鐘偉等人都因為黃克誠的及時提醒趕上了這次大轉移,并在日后建立了卓越的功勛,而留下來的同志則遭遇了另外一種命運,他們大都壯烈犧牲了。
紅軍長征的時候,隊伍的隊形是這樣的:紅一軍團為一路,紅三軍團為一路,左右齊頭并進,作為全軍的先鋒,中央和軍委縱隊在紅三軍團后面前進,其它軍團為一、三軍團的兩翼,紅五軍團則是全軍的后衛。
當時的黃克誠,是紅三軍團紅4師的政委,走在紅三軍團的最前面,承擔開路先鋒的任務。此時,紅4師的師長是洪超,他是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黨員,半年前張錫龍師長犧牲后,他接替了紅4師師長的職務。
據黃克誠將軍回憶,張錫龍犧牲的時候和他在一起,當時他們一起到前沿觀察地形,由于沒有看到側翼的一個山頭上有一股敵人,又是站在高處,敵人的一排子彈就飛了過來,其中一顆擊中了張錫龍的頭部,穿出來后又擊中了黃克誠的眼鏡。
黃克誠將軍高度近視,他蹲下撿眼鏡的時候,聽到張錫龍師長在一旁發出了呼嚕呼嚕的聲音,他戴上眼鏡查看,卻發現眼鏡已經被打壞了,于是又掏出身上的備用眼鏡看,這時候,張錫龍師長已經犧牲了。
張錫龍是上將之才,他畢業于莫斯科步兵學校,槍法非常好,抬手就能擊中空中的麻雀,他文人正直,德才兼備,還特別熱愛學習,一直保持著每天早上五點準時起床讀書的習慣。他前途無量,卻被一顆無情的子彈奪走了生命。
在黃克誠和新任師長洪超的指揮下,紅4師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斬關奪隘,一往無前,由于戰斗過于激烈和頻繁,10月21日,在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時,洪超師長英勇犧牲。
洪超師長17歲參加革命,曾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后來參加南昌起義。他是1909年生人,性格張揚,作戰勇猛,據說是紅三軍團中唯一一位趕在彭老總面前策馬奔騰的人,而現在,他成了紅軍長征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
紅4師任務重大,中央立刻把剛剛擔任中央縱隊參謀長才一個多星期的張宗遜調到了紅4師。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紅4師就換了3個師長,可見當時的戰斗是多么慘烈。
很快他們就迎來了湘江戰役,這一仗激烈空前,紅4師的任務是在陣地上阻擊,掩護中央渡過湘江。此戰中,紅4師參謀長杜中美英勇犧牲,紅10團團長沈述清也陣亡。
當時博古、李德給紅4師的命令是固守陣地,沒有新的命令不許撤離。在阻擊戰進行了2天2夜之后,黃克誠得知中央已經過河,便下令部隊迅速撤離,追趕主力。這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因為并他們并沒有收到撤退的命令,弄不好就是“動搖分子”,性格剛烈的張宗遜寧可戰死沙場,也不愿意背上這樣一頂不明不白的帽子。
關鍵時刻,黃克誠拍板決定撤退,“出了問題我來負責”。他把責任都攬到了自己身上,使得紅4師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抓住了最后的生機——同樣執行阻擊任務的紅34師就是因為撤退晚了一點,遭到了敵人的重兵包圍,全師壯烈犧牲。
張宗遜和黃克誠的合作其實沒有多長時間,1935年2月,紅軍攻打遵義的時候,紅3軍團負責從右翼進攻,張宗遜率領麾下紅10團搶奪城西的制高點,被一顆子彈擊中了右腿,留下了一個能從這頭看到那頭的槍傷,差一點成為獨腿將軍。
同樣是在遵義戰役中,黃克誠的部下,12團政委鐘赤兵和作戰參謀孔權也都被子彈擊中了腿部,他們兩人的傷勢都非常嚴重,醫生不得不給他們進行了截肢手術,而且據記載,鐘赤兵由于傷口感染,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先后截肢3次,這是難以想象的痛苦。
術后,鐘赤兵說什么都不肯留下來,誰來勸他他也不聽,他拿著一把槍說如果誰叫他留下,就先打死他然后自盡,最后,中央醫院的朱良才政委(開國上將)拍板決定帶著鐘赤兵一起走。
而參謀孔權卻因為傷勢更重被留在了老鄉家,此后多年,他和部隊失去聯系,由于只剩一條腿,他的生活頗為辛酸,一度靠跛著腳靠挑擔賣貨、當泥瓦匠維生。
新中國成立后,孔權在報紙上看到了兩個熟悉的名字——楊勇和蘇振華,此時他們已經是貴州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讬鄬懶藕退麄內〉寐撓岛?,又給老首長黃克誠寫了一封信。
黃克誠驚喜地得知這位老部下還活著,高興地說孔權真是個“打不死的程咬金”。他立即把信轉給了相關部門,介紹了孔權同志過去的戰功,并希望當地的同志能給他分配工作。
在黃克誠的介紹下,孔權擔任了遵義會議紀念館首任館長。
張宗遜負傷后,黃克誠一人肩負起了紅4師的作戰指揮。這期間黃克誠也曾差點壯烈犧牲:
紅軍途經廣西的時候,黃克誠的房子失火,眼鏡被燒毀了,這給高度近視的黃克誠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有一次他去搞偵查,竟然跑到了敵人的機槍陣地,敵人朝著他們瘋狂射擊,黃克誠差一點也犧牲。
在常人看來這是何等的危險和幸運?然而,黃克誠晚年在回憶錄中只是簡單地提了一句:
“敵人好幾挺機槍一齊沖我開火,居然都沒有打中,我還是活著回來了?!?br/>
老一輩革命家在革命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歷盡九死一生,無數艱難險阻才締造了如今輝煌的共和國,向老一輩革命家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