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04)
國軍中將軍長——鄧春華
鄧春華(1900-1970),又名世仁,別號君實,廣東臨高(今屬海南省儋州市和慶鎮)和祥鄉人。海口華美初級中學、廣東法政專門學校畢業。1924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習。
畢業后歷任黃埔軍校教導一團排長,黨軍第一旅連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十四師第四十團(團長黃杰)三營營長,參加了東征和北伐戰爭。1928年升任第十四1師第四十團團長,同年部隊編遣縮編,任第二師營長,后升任團長。
1929年2月,兼任第二師特別黨部執行委員。同年9月調任獨立第十五旅,任第二團團長。該部原是由岳維峻殘部縮編而成的新編第一師,于1929年9月到武漢縮編而成,由唐云山任旅長,黃埔系軍官擔任各級職務,改造為中央軍。同年末由程子華領導的“大冶兵暴”就發生在鄧春華的這個團。
1930年2月,獨立第十五旅由武漢調往江西“圍剿”紅軍。在水南戰役中被紅軍殲滅大部,后調往安徽整補。中原大戰結束后,于同年10月調往河南,擔任警備及護路任務。
1931年4月獨立第十五旅改番號為獨立三十三旅,鄧春華仍任第二團團長,同年參加討伐石友三的叛亂。
1932年1月,上海爆發一二八淞滬抗戰后,隨部馳援上海,行至鎮江時雙方已停戰,遂就地駐防。同年到安徽參加對鄂豫皖蘇區的第四次“圍剿”,1933年1月調離安慶,先后赴湖北,江西參與“圍剿”紅軍。
1933年升任獨立第三十三旅副旅長兼團長,同年11月,獨立第三十三旅改編為第九十三師,任第九十三師副師長,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
1935年第九十三師在追擊長征的紅軍時,于貴州境內烏江邊遭紅軍伏擊,傷亡慘重,師長唐云山撤職,由甘麗初接充九十三師師長的職務。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后,第九十三師開赴華東,1938年3月,參加臺兒莊會戰。后九十三師擴編為兩旅,任副師長兼旅長,1939年在黃岡與日軍作戰時部隊損失慘重,鄧春華身負重傷。傷愈后,調離第一線部隊,任駐江西吉安軍政部第五補充訓練處中將處長,抗戰期間的訓練成績位列全國第一。
抗日戰爭勝利后,入南京中央訓練團,1946年被派往浙江,任麗云師管區司令。
1947年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1948年任韶關第九新兵訓練處(處長陳沛/鐘彬)副處長。
1949年初,任第一O九軍(軍長鐘彬)副軍長,同年4月,宋希濂升任川鄂湘邊綏靖公署主任,邀鐘彬任川鄂湘邊綏靖公署副主任,并保薦鐘彬接任自己的兵團司令官職務,鄧春華接鐘彬擔任第一O九軍中將軍長。駐防廣東韶關、清遠、惠陽等地。
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第一O九軍撤退到海南白蓮、那大、加來地區駐防,鄧春華任海南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陳濟棠)副總司令。同年底海南警備總司令部改稱海南防衛總司令部,薛岳任總司令,鄧春華任海南防衛總司令部第三路(司令官容有略)副司令官。
1950年隨軍到臺灣,曾任高雄要塞司令,后任"國防部"中將高參。
1970年8月(一說是1978年9月)在臺北逝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