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隆回縣金石橋鎮幾位從隆回六中畢業的老校友在一起傳閱評議《隆回六中百年》一書,發出嘖嘖稱贊。該書的作者是原隆回六中的賀樹源老師。
賀樹源是隆回縣歷史高級教師。2023年退休。
在30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注重當地史料的搜集,注重鄉土教學。鄉土教育課題還獲得過第一屆邵陽市教育成果二等獎。
2011年到2018年間,主撰或主編過女詩人陳筠的《焚余集》、《隆回六中百年》、《隆回縣山界鄉志》、《桃洪鎮志》、《三閣司鎮志》、《雪峰山大會戰》紀實性史書等書,被邵陽市政府史志部門聘為方志專家。
2021年出版《未來教育遐思》,從人類幸福的角度研究教育,第一次提出教育的真諦惟有美,論證學分團制解決應試教育22個弊端。
特別是2015年應隆回廣播電視臺邀請主講雪峰山大會戰,二十講講稿被印成《雪峰山大會戰》一書,該書是賀老師長期抗日史料收集與研究的成果,秉持歷史真實。
如武岡戰役,一些媒體源于不實史料,虛構日軍敢死隊、坦克反復攻城,以顯中國軍隊抗日的慘烈與英勇。賀老師則在當地進行過扎實調查,結果認為根本沒有強攻的事實,只是小規模戰斗與佯攻,以掩護日軍主力向西北方向進軍。賀樹源酷愛看書寫字,沒事的時候也喜歡寫一些隨筆,幾十年來筆耕不輟,累計創作數十萬字。
“雖然我只是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不是專家學者,但對歷史文化、故土家園也有一份情懷。”賀樹源認為,鄉愁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文化,留住鄉愁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繼承。一位當地讀者讀完賀老師的《隆回六中百年》后說:“我讀到了賀老師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對故土的赤子之情和對文化的傳承之責。”
“一個地方的歷史,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被人淡忘,我所做的就是記錄下它們,給后人留作參考。”賀樹源撫摸著這些業余傾注他幾十年心血的書籍告訴筆者,趁著自己還有精力,想多為家鄉做點事,希望這些代表家鄉歷史文化的書籍能夠對后人有意義。“隆回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歷史文化和故事,我將繼續收集材料,寫出更多有助于大家了解家鄉的東西來。”
作者 陳甫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