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有關家長在微信群內質疑學校早課安排的聊天記錄引發了廣泛熱議。
據悉,這位家長在群內表示自家孩子“所有第一節早課不上”,并將其睡至自然醒。這位家長表示自己孩子小,不適合早起。
因為這事,家長還跟老師在群里發生了爭執,由于影響較大,目前此事,學校和教育局已經介入協調了。
看完這個家長的需求后,我只能說,絕了。
首先,上小學都有年齡要求,也就是說班上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年齡相仿的,所以為什么其他孩子能做到,自己的孩子就能以年齡小這個借口來拒絕呢。
其次,如果家長是對學校的上下課時間有異議,也不應直接在群里跟班主任對峙,而應向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反映。畢竟學生上學時間的安排是統一規定,而不是單個家長可以隨意決定的。學生和家長都應該遵守學校的規定,學校也要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
另外,如果孩子是身體不舒服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這事可以跟班主任私聊,如果直接在群里提出,很容易影響其他家長,老師要是同意了她的要求,那其他人有樣學樣怎么辦。
因此,老師在情在理都只能勸說家長盡量按照學校的安排。
當然,對于這件事,也不能一味指責這位家長,可能她是比較關注孩子的健康和成長,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老師是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理性冷靜交流,而非一言不合就在群里表達或者怒懟老師,雙方都應該尊重對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商量著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想法,有沒有問過孩子是否真的不愿意早起,是否愿意和家長一起做出一點改變,例如晚上可以早點睡覺,例如可以改變上學的交通工具等。
除此以外,家長在群里這么一鬧,日后其他家長是否會對這個孩子有其他想法,其他孩子又會不會對他避而遠之,這樣無形中會給孩子的社交造成一定的壓力,老師也可能對這孩子有區別對待,這樣的后果相信也不是家長愿意看到的。
總之,家校之間需要建立起合理的溝通機制,平等尊重彼此,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家校共育,確保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