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A君,做收購房產的業務。
就是用現金收房,當天辦手續當天給房主打款,當然價格給的也低,畢竟想要拿錢快,就要有必然的代價。
年前這一個月是他最忙的時候,越到年底找他咨詢的人就越多,往往價格壓的也就越底。有些人真是大年二十九十二點之前,必須要拿到錢的。支付和償債都有一道時間紅線。
對于A君而言,他不希望房價再降,因為如果房價再降,意味著他出手的風險更大,一方面是利潤薄了,另一方面就是以后要用更低的價格去收房,房主的抵觸情緒會更大。
而被A君收房的那些房主們,幾乎所有人都說,慶幸自己當初有錢的時候,多買了幾套房子在手里。有時候手機通訊錄幾百個朋友,不如一套房子靠得住。
這些房主們也不希望房價再降,因為如果房價再降,意味著個人資產價值減損,債務窟窿猶在,能用來補窟窿的物料卻越來越小。
我還有一個朋友B君,正在買房,妥妥剛需。
這半年B君看房看的很開心,這幾年他的存款沒增加多少,購房預算還是那些錢可是幾年前只能看一個小兩室,現在卻能白撿十幾平米選一個三居室,還是落地窗的三代產品。
B君的態度是,不希望房價再降,最好是自己買完房之后就漲一點。不然的話,為一個不上漲的資產去背二十年的債務,感情上接受不了。
作為即將有房的B君,既擔心房價再降影響自己的資產,也擔心房價下降擠壓成本,影響房企的交付品質。
B君問過身邊不少想要買房的朋友,大多數真正落實買房計劃,湊錢挑選的買房人,和他的心態大體相當:我買的時候一定要便宜,我買完了最好就漲起來。即便我以后不出售,我也希望我的資產處于一個升值通道中。
我還有一個朋友C君,已經買完房,屬于海河英才。
正能量的C君從縣城出生,到省會上學,在天津步入職場。他指著自己的房子給我看,說我十二年做題、四年做實驗、三年做PPT,前后十九年的努力兌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這95平米。
C君短期內不可能在天津再買第二套房子,他說我也不希望房價降,房價降意味著我過往十九年的努力在貶值。
如果讓我用二十年的時間努力工作還債,去兌付貶值了的房產,等于我用價值200萬的工作價值,兌換了一套價值180萬的房子,我平白損失的二十萬,該向誰去要補償呢?
解決房價與收入之間差距的方法,一種是房價降低,另一種就是收入增加。
讓買賣雙方皆大歡喜的方法,其實是第二種。只不過第二種方法施行起來更難。
舉個身邊的例子,從天津南站預定高鐵票去北京南站,工作日提前兩天預定搜索動車票,8點多這個時段所有車次的二等座無票可定,東站、西站也是如此。
大量的城市居住需求依然存在,交通環境的改善,擴大了居住的生活范圍。環城地區需要的是房產價值回歸,更多人期盼的是房產價值穩定,而不是大起大落。
房價穩定,生活才會穩定。
看到天津今天的土拍結果,為什么河西地塊是中海拿到,為什么海教園地塊是保利和中鐵建拿到?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海在河西掙到錢了,因為保利和中鐵建在海教園開發的項目,結果符合預期。
如果中海在河西干一個賠一個,他絕不會在同樣的地方,再砸進去十幾個億的資金。如果保利和中鐵建在海教園的盤,要流量沒流量,要利潤沒利潤,招商地塊包裝的再華麗,這兩家房企都不會多看一眼。
合理的利潤,合理的漲幅,才是支撐市場發展的正能量。房企拿地這種行為,是對當前土地價值與新房市場價格之間匹配度的認可。
個人買房也是同理,買一套賠一套,第二套就會反復猶豫不定,遲遲不會出手。買一套賺一套,再遇到好產品必然會主動下定。
很多例子都在說明,天津并非是土地都沒有房企問津,更不是房企開發樓盤都賠錢。
而是在新房市場價值回歸的前提下,需要去匹配合適的地價。地價務實,利潤留足,這是買賣多方都認可的共贏。
可以在開年立個預測,今年的土地成交情況,和新房市場成交情況,不會低于2023年。
因為穩定的市場,才是絕大多數人所需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