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機械腕表開始復興,直至今日方興未艾。在鐘表歷史中,有很多經典的設計,讓人過目難忘,值得欣賞。
神秘指針是指腕表的指針像漂浮在表盤上,看不到傳動機構(齒輪推動),也看不到機芯,卻依舊能準確的指示時間。這種神秘的設計在座鐘,腕表上都有使用,有較長的歷史。
19世紀中期,法國人Jean-Eugène Robert-Houdin發明了這種神奇的設計。神秘指針設計,最成功,最廣泛的是卡地亞。
幾十年后,卡地亞在1912年開始制作神秘鐘。秘密是隱藏在底座中的機芯,由兩個軸通過兩邊的水晶柱延伸出來,與兩個玻璃制成的表盤連接,將指針固定在兩個表盤上,利用表盤旋轉,完成時間指示。
圖片來自網絡
卡地亞神秘指針腕表,機械原理基本一樣。
在上世紀40年代,神秘指針已經成為了成熟的產品,浪琴、積家、和蘇迪亞等品牌,先后推出了神秘指針腕表。
浪琴在當年生產的神秘指針腕表,現在市面上也不難找到。設計得比較簡單。保留了傳統的分針。表盤分兩個圈,外觀是固定的時標,內圈12個小時轉一圈,內圈上有固定的時針指示裝飾,用來顯示小時。下圖是一枚1950年代的方形浪琴表,從側面圖可以看出表盤的結構。
積家采用的設計是把分針設計成一個透明的圓盤,在圓盤邊緣固定代表分針的標志,在圓盤轉動的時候用來指示分鐘。
蘇迪亞Astrographic于1969年問世,其設計反映了當時向往太空的潮流。有些腕表采用了5赫茲的高頻機芯。下圖是70年代的蘇迪亞神秘指針腕表。不同以上的是時針,分針,秒針像懸浮在空中,更加具有神秘感。
近些年公司將其重新設計,生產,印有指針的透明表盤由外齒輪系移動,產生“漂浮”的視覺效果,應該是最經濟的神秘指針手表。
獨立制表師切金Konstantin Chaykin帶有月相的神秘指針作品。
表盤的邊緣部分下隱藏著KMR 02-0手動上弦機芯,齒輪與兩個透明的藍寶石圓盤連接。表盤直徑26.5毫米,上面裝飾有指針,一個用于小時,一個用于分鐘。機芯29鉆,厚度5.5毫米,擺頻18000,具備33小時動力儲備。由于需要帶動沉重的藍寶石表盤,機芯誤差大約每天35-40秒。
表徑44毫米,18k白金或玫瑰金表殼。
相對年輕的腕表品牌艾美Maurice Lacroix在2013年推出了神秘秒針mysterious seconds 系列腕表。
這款腕表的秒針運行十分有趣,秒軸被固定在白色(其他顏色)的表盤上,表盤看似靜止實際上是轉動的。秒針是逆時針運行,數字和刻度印在表鏡上,實現神奇的運行,指示效果。表盤下的結構不是很復雜,但構思確實巧妙。
神秘指針設計在石英表中也有出現。這是一枚2000年生產的QIUNTING石英計時腕表。腕表表共有6個指針(小時、分鐘、日期、計時小時、計時分鐘和計時秒),需要有6個移動藍寶石盤,這動力,還有厚度。。。
獨立制表師郭鳴維修過這個品牌的大三針腕表,需要五顆電池驅動。
腕表發展到現在,神秘指針在結構上早已不神秘,相關的產品卻是寥寥,而且價格非常貴。和表友聊天時,曾經講道:表,要不好看,要不好玩。這種設計算是又好看又好玩吧。以國內表廠的實力,不難做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