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帶來改變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請查收本周的氣候領域大事
貴州山火頻發,氣候和人為因素為主要原因[1][2]
2月10日至21日,貴州全省共發生森林火情221起。貴州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于2月19日宣布啟動森林火災Ⅳ級應急響應。貴州省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發布的火點衛星遙感檢測圖顯示,2月19日-2月20日的24小時,貴州省各市有熱源點共數百處,大部分分布在畢節、六盤水、安順、貴陽、黔西南州、黔南州6地。截止目前,火情已全部撲滅,詳細受災損失正在調查統計中。
今年春節以來,貴州省大部分地區無明顯降水,氣溫顯著上升,特別是2月17日至20日,貴州省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升至20℃以上。2月18日3時至2月19日2時,全國單站最高氣溫34.7℃出現在貴州。此外,全省范圍內風力強且持續時間長,中西部地區多日出現8級以上大風,局部超過10級,同時相對濕度較低,達到30%以下。幾日內,貴州省多個氣象站的日平均氣溫、極大風速打破多年紀錄。整體而言,2023年溫高雨少、日照多,且入冬后出現3次寒潮,導致地表枯枝落葉積累,可燃易燃物增加。恰逢春節之際,傳統祭祀、農事活動等因素,也導致山火風險增加 [3] 。
綠色和平Global Fire Dashboard根據MODIS數據對貴州熱源點數量繪制了分析圖。紅色線為2024年貴州熱源點10日移動平均線,其中2月20日達到221.1。橙色線為2001-2024年熱源點10日移動平均線。? Renaud Philippe / Greenpeace
此次山火的發生時間和地域基本符合往年規律。根據《中國環境統計年鑒》中的林火災害數據分析[4],2010-2019年全國林火主要發生在西南部,以四川省、貴州省、廣西省和湖南省居多。其原因是西南地區多為松林,非常易燃,火源較多,且森林分布于山地,坡度起伏大,滅火難度高。另一份基于衛星監測熱點數據的研究[5] 表明 ,從空間分布來看,林草火熱點主要集中在中國中南、西南部和東北部。從時間分布來看,南方地區熱點及火災集中在2至4月,而東北地區集中在氣候干燥的4月和10月。
消防員們緊急撲滅貴州山火。 ? 貴州消防
值得注意的是,氣候變暖對于林火的影響已經日益顯現。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基于Global Fire Atlas數據集,結合氣候模型預測了氣候變化對未來林火干擾的作用,并分析了氣候、人類活動、植被和地形因子對中國林火干擾的影響。他們發現[6],雖然不同林火干擾參數的驅動因子存在差異,在全國尺度上,氣候是控制林火動態的主導因子。尤其在春季,溫度更是林火發生密度的主要驅動因子,溫度升高會增加植被水分虧損和可燃物干燥度,增加林火發生的幾率。
此次貴州山火事件再一次警示我們,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易被忽視,若缺乏警惕,可能發展成災害性事件。 為預防未來的林草火事件,森林防火綜合防控能力需要加強,防滅火監測設施和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的覆蓋率仍需提高。 在增加信息技術應用的同時,對林區內人類活動的監管需要更加嚴格。 此外,未來的相關研究也應充分考慮氣候因子對中國林火不同干擾參數的控制作用,以更加全面了解氣候變化背景下林火動態的變化趨勢。
極端天氣嚴重影響2024年春運
2024年春運期間,中國大片地區遭遇極端天氣。1月31日至2月5日,中東部18個省(市、區)出現大范圍的雨雪冰凍天氣,凍雨范圍和強度為2009年以來最強,影響面積超過250萬平方公里,多地觀測站數據打破同期紀錄。在此次極端天氣的影響下,湖北、安徽、江蘇、江西等多省鐵路、公路、航空交通受阻,導致大量返鄉旅客滯留,尤其是地處交通鐵路、公路網聯接的中心區位的“九省通衢”湖北情況最為嚴重。春運返程期間,大部地區又遭受新一輪寒潮襲擊。18日新疆遭遇極端低溫和暴雪,20日開始中東部也再次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7][8]。凍雨造成路面和鐵路網結冰,疊加冰雪天氣,給春運期間的鐵路、公路交通以及電力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導致多地列車停運或晚點[9]。截至2月5日,受凍雨影響,湖北全省高速公路緩行的路段還有180公里,涉及9條高速,涉及車輛大概有4000臺[10]。23日因道路結冰,蘇州一路段發生100多輛汽車追尾碰撞事故[11]。
厄爾尼諾峰值已過,預計4月結束[12]
根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消息,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已過峰值。數據顯示,2024年1月,赤道太平洋大部分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厄爾尼諾監測關鍵區海溫指數為1.80攝氏度,較2023年12月下降0.22攝氏度,這說明此次厄爾尼諾事件自今年一月以來已經開始衰減。此次事件是一次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峰值出現在2023年12月。結合國內外動力氣候模式和統計方法預測,國家氣候中心預計未來三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繼續下降,2024年4月前后厄爾尼諾事件將結束。
厄爾尼諾現象加劇了巴西亞馬遜地區的干旱,韋柳港的馬德拉河附近遭遇森林大火。 ? Marizilda Cruppe / Greenpeace
冬季提前結束,藍花楹匆忙盛開[13]
由于氣溫上升,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里的部分藍花楹樹在一月、二月就開始開花。藍花楹樹的紫色花朵是墨西哥城春天里的標志性景觀。通常,它們會在三月底開始開花。但是,今年墨西哥城冬季提前結束,導致藍花楹的花期提前。當地科學家已經開始調查早花現象的普遍程度,并指出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藍花楹是蜂鳥、蜜蜂等傳粉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花期變化意味著這些傳粉動物食物資源的改變,對于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
盛開的藍花楹樹 ? Daria_Nipot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從“視聽觸味嗅”五感,到疼痛感、愉悅感、方向感、平衡感、時間感、欲望和本體感覺,“感知”是我們體驗外界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們其實一直都低估了感官的能力。在《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這本書中,讀者將認識12種擁有超凡感知的動物,并通過它們發現人類感知和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和無限潛能。此外,在當今這個變化越來越難預測和知覺越來越麻木的世界中,本書作者英國紀錄片導演、動物學研究者杰姬·希金斯,將科學事實與近乎玄妙的感官體驗相結合,讓讀者在思索現實與意識之間種種聯系的同時,也領會到自然世界的奇跡。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參考資料:
[1]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167814.shtml
[2] https://mp.weixin.qq.com/s/SAKbNL0oFMVzAQ3EaEDKIA
[3] https://zqb.cyol.com/html/2024-02/23/nw.D110000zgqnb_20240223_3-02.htm
[4] 王夢雨,徐燕,趙明偉,2021,我國近10年林火時空分布格局及原因分析,農業科技通訊,Vol.10:201-204
[5] 田甜,殷繼艷,賈曉麗,2021,2015-2019年全國衛星林火監測熱點的分析及趨勢,安徽農業科學,Vol.21:140-144
[6] 蘇佳佳,劉志華,焦珂偉等,2021,氣候變化對中國林火干擾空間格局的影響,生態學雜志,Vol.40(12):3810-3821
[7] https://science.caixin.com/2024-02-19/102166596.html
[8] https://science.caixin.com/2024-02-21/102167310.html
[9] https://science.caixin.com/2024-02-08/102165005.html
[10] https://science.caixin.com/2024-02-06/102164464.html
[11] https://science.caixin.com/2024-02-23/102168034.html
[12] https://mp.weixin.qq.com/s/6-vLKfHKRlQIH8M9C59PWg
[13]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vironment/early-jacaranda-bloom-sparks-debate-about-climate-change-mexico-2024-02-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