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回顧一下任正非老爺子的話:華為不應該降價,一旦降價就會把下面的人全部擠死,我就成了西楚霸王。
阿里云昨天一場發布會,直接讓公有云市場懵逼了,降價20%。
比亞迪不講武德,開年就降價,王老板聲稱具有20萬以內的定價權。
拼多多去年市值反超阿里巴巴之后,電商三國殺直接進入生死局,淘特被關掉,為什么?淘寶就是淘特。
高端奶茶喜茶價格已經到了十元價格帶,距離蜜雪冰城,我看也就一步之遙了。
而我最近動了心思想要搬到杭州居住,就有兄弟們自告奮勇要賣房給我,基本都是距離最高點的攔腰斬。
各行各業,2024年的主旋律基本都是卷價格。沒有一個王,是高枕無憂的,危機都在腳下三寸位置。
最近,我們去參加了好幾個公司的競標,無論標的是1000萬還是10萬,都會有超過五家以上公司來競標,實話實說,我們公司一向秉持不擾亂行業價格的宗旨,起碼要保留20%的利潤,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很多同行為了拿單子,尤其是大企業的單子,因為要充門面,忽悠小企業,寧愿虧損也要搶,我去年就看到這種趨勢,今年更加明顯,已經有人報價是我報價的攔腰斬了,嚇死我了,而且都是規模比我大很多的大型公關公司。
卷起來的行業,通常來說,對于公關和媒體來說,都是好事,因為必然要加預算,加需求。
但事實上,這一波的卷,與以往我們熟悉的卷,發生了本質變化,錢大概率還是要花的,但是不見得是過去的那一波人賺了。
這里面有幾點要重點看。
第一,這場內卷是由各行各業的龍頭發起;第二,內卷的直接方向是銷售;第三,長尾企業只能自求多福。
在過去幾年里,手機龍頭華為隕落后,后面的龍頭如五代十國天天更換;電商曾經的王者阿里巴巴雖然在份額上依舊領先,但是在資本市場被拼多多狙擊了;短視頻毫無疑問的帶頭大哥抖音,也迎來了視頻號這個強有力的分食者;游戲皇帝騰訊,也被網易用蛋仔派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濃香型一哥五糧液,這幾年被洋河和瀘州老窖咬的死死的,自己的差距和茅臺越來越大,和友軍越來越小。
龍頭們焦慮后,就會把寒意傳遞給整個行業,于是公關們就成了老板的情緒安慰劑。
某新能源汽車公關跟我說,雖然從數量上看,我們的汽車賣的一般,但是我們可以改維度,反正大家都這么改,理想和問界最喜歡干這個事,于是各家公關都在挖空腦洞,找出各種各樣離奇的維度,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銷量排行榜,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做第一名。
比如在極氪的發布會上,極氪公司CEO安聰慧稱,其實極氪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一名,但是各種友商的榜單中都不帶著我們玩,但實際上極氪都是第一,極氪是2023年3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轎車和SUV銷量排名的第一名,高于蔚來的產品。此外,極氪001也是2023年全品類高端獵裝(含旅行車)銷量排名的第一。
畢竟,這個公司的CMO來自榮耀。
作為一個十六年駕齡的司機,我表示聽不懂什么是獵裝,尤其是高端獵裝,可能是我用無知挑戰了別人的常識吧。
這一切,像極了當年阿里和京東的公關,在618和雙11各種戰報維度的大比拼,必須讓老板感覺爽!
所以,在這一波內卷中,有一個公關跟我說了一句至理名言,也是一句媒體還想賺錢的忠告,寫負面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誰能幫助公關舔好老板,降低老板的焦慮,誰就是有價值的媒體。
他親口跟我說,高級軟文,行業稀缺。
這就是龍頭內卷后,充滿了寒意的行業,ToB傳播的情緒需求,也是沒有真實流量,在ToB混跡的媒體老師們,最后的盈利模式。
然后,再看第二點變化,內卷的方向直接與銷售掛鉤。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阿里云這場發布會之前,很多媒體人都在預判,主角肯定還是AI和大模型,但是最終的結果卻讓很多資深媒體老師翻車了,人家回歸公有云市場,回歸生意,踏踏實實做確定性的事情,杭州的主旋律很顯然是賺錢。
這說明了一個什么事情?2024年的內卷,所有的企業,要的是確定性,而不是賭一場不確定的未來,為概念買單,為夢想窒息。
龍頭大降價,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新聞,天生自帶自來水,還需要花錢去做傳播嗎?
當比亞迪降價后,吉利和奇瑞就立刻跟上,汽車媒體們,對于遲遲不曾發布價格的小米,開始各種調侃,甚至開始親密的稱呼雷軍為“軍兒”,這都是自來水流量,不需要花錢。
某教培行業的公關跟我說,從去年開始,老板就對公關有ROI的要求了,今年不僅僅要拉新,還要有交易要求,也就是新客戶進來后的交易才算指標,不交易的客戶不算數。
在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戰中,沒有一個可以躲過銷售。
我去年組織了很多活動,我就很明顯的發現了一個特點,ToB媒體扎堆的活動里,大家都很焦慮,營收越來越少,恨不得飯桌上,就找甲方要錢;而ToC有大流量的媒體老師們,則并不著急找客戶要錢,他們苦惱的是,如何更加順暢的生成內容,他們并不缺單子。
很多傳統的ToB傳播的企業,開始讓我們幫助建立很多千萬級粉絲,但是與甲方行業并不相符的媒體資源,為什么?因為在很多甲方看來,流量就是正義,內容匹配的問題,想辦法就可以解決。
很明顯,甲方的預算,在大量轉向C端媒體,B端只剩下一些特別能寫的老師,日子還在蒸蒸日上。
于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媒體老師,在靠組織人馬吃吃喝喝賺錢,在組織社群和發朋友圈賺錢,在幫人刪稿發稿賺錢,甚至在幫人造謠生事賺錢,總之啥都干,就是不寫文章。
市場對于平庸,沒有需求了。
最后,我們再看一下龍頭降價后,長尾企業如何生存呢?
精準市場、出海,這兩點是從去年下半年,很多中小企業老板都在思考的問題,多線作戰是過去中國企業的一大特點,哪怕小到只有二十個人的公司,也會有兩三塊業務在運轉。
所有的企業家都是喜歡做加法的,尤其東方的企業家,看看日本、韓國那些無所不能的財團和財閥們,就明白了,但是什么都做的索尼,利潤往往沒有任天堂高。
蘋果砍掉汽車部門這件事情,在中國是絕對不可想象的事情,我個人認為,硅谷最大的魅力是做減法,大家恥于模仿和同質化,熱衷于創新和找出自己的市場,芯片行業里,英特爾在PC時代稱王稱霸,那高通就去做移動芯片,然后英偉達就去做GPU,大家從來不會在別人的影子里做事,很顯然,蘋果判斷自己大概率不能造出比特斯拉更好的汽車。
我有個朋友,在老家開了一個按摩店,提供捏腳、spa、采耳、拔罐、刮痧各種服務,最近他告訴我,他把很多業務都砍掉了,只提供捏腳服務,從30分鐘到90分鐘不等,66元起步價,生意不僅沒變差,反而營收更多,管理起來也更簡單。
精準市場的潛臺詞,就是在面對行業龍頭企業向下內卷后,中小型企業最好的應對措施,只保留自己最擅長的業務,這就是田忌賽馬的邏輯。
然后就是出海,這是從渠道上擺脫內卷的一種方式,全球市場那么多,總有一片空白等著你,中國作為全球單一最大的優質市場,能在這里站住腳的企業,可以說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你對比一下萬豪或者希爾頓在中國和歐美的服務差距,就知道答案在哪里。
無論產品和服務,出海本質上都有優勢,只要提前了解好規則,99%的企業出海失敗,都是因為漠視了規則。
在這個過程中,長尾的企業公關,可以做什么呢?答案,很簡單,目前這個業務收縮,沒有忽悠資本市場的情況下,中小企業不需要公關團隊,因為主動傳播越來越少,留一個人做銜接,然后用公關公司工作,這是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赤裸裸的最佳選擇,雖然我這么寫,會得罪一大堆中小廠的公關,但是這筆賬就是這么算的,自建團隊的成本是團隊工資+運營成本,而用公關公司大概只需要上述成本的一半就可以解決問題。
這一輪各行各業的大降價,本質是讓人悲哀的,因為沒有創新,只能降價。
任正非多年前說過一句話:華為不應該降價,一旦降價就會把下面的人全部擠死,我就成了西楚霸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賺錢太多,這些錢可以給大學、科學家。
不過,一切俱往矣。
生死年的本質是規模需求,當你能放開心態,從規模的魔咒中逃離出來,看到商業的本質目的——利潤后,也許不追求做企業家的你,可以做一個幸福的商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