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攝快車,就需要一臺速度更快的相機……CineAltaV 2可以架設在賽車上,也可以分體后放在后座上進行拍攝。
埃里克·梅塞施密特(Erik Messerschmidt)是影視制作人們夢寐以求的合作伙伴,他出色的視覺表達和工作能力受到眾多導演稱贊,如《殺手》的導演David Fincher和《異星災變》的導演Ridley Scott,當合作完成電影《法拉利》,現在又多一位導演Michael Mann。
“我很高興有機會與Michael Mann合作,作為一名電影制作人,我真的很欽佩他。” Erik說。
Erik也很喜歡汽車 “這部電影講述了我所愛的一切,汽車、意大利、歷史年代劇。”
Erik很欣賞這部電影的敘事——不是一部傳統的傳記片(一些電影評論家甚至稱其為反傳記片)。故事發生在1957年夏天,恩佐·法拉利(Adam Driver飾)的汽車帝國陷入危機,這位前賽車手轉行成為企業家,決定讓他的車手參加Mille Miglia(1000英里耐力賽),這是一場橫跨意大利的 1,000 英里的危險比賽。
Erik接受了索尼的采訪,講述了是如何創造這部電影的視覺表現,并使用CineAltaV 2攝影機順利完成危險競速拍攝的挑戰。
從米開朗基羅和《法拉利》系列電影中尋找靈感
Erik的合作以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開始:“你想看到電影的風格是怎樣的?“
導演Michael從米開朗基羅開始,向Erik展示電影故事背景中的意大利。
“他對探索意大利的繪畫作品很感興趣,”Erik說,“我喜歡那個繪畫和肖像畫的時代,威尼斯畫派如提香和丁托列托這樣的大師。我把這些想法告訴了Michael,作為電影視覺表現的靈感。“
Erik想要努力打造意大利畫派里那種標志性的明暗對比,和自然光線在意大利建筑上的折射感,他想讓這部電影散發著精致的繪畫質感。
另一個影響這部電影視覺表現的是Michael高水準的個人審美。
“Michael是我所了解的導演中,對自己作品要求非常高的人”Erik說,“他非常嚴謹,在意歷史的準確性。就《法拉利》而言,他非常關注汽車相關的知識,并確保片中涉及原理是正確的。拍攝時也不會為便于拍攝而要求賽車降檔,而要求車輛完全按照比賽的標準來進行速度把控,比如汽車在拐彎時的重心轉移要保證準確。”
為了讓拍攝盡量還原真實的細節,Erik參觀了Michael的個人圖書館,這是一個高聳的房間,里面收藏著關于真實犯罪、商業帝國崛起和偉人傳記等主題的書籍。在一個角落里,有一整塊關于法拉利的部分,包括新聞片、照片、文字記錄和實地照片。
“做學術研究的人應該接手這里,這里真的很特別。”
談及選擇CineAltaV 2的原因
起初,Erik擔心拍攝時對速度的需求——不僅僅是在賽車場景中。
“剛開始我有些擔心,因為我知道Michael想要高效的工作,有時我們會同時使用6-8臺攝像機拍攝,尤其是白天的室外拍攝。”Erik解釋說,數量眾多的攝像機有時相距數英里,需要用到不同的鏡頭,位置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曝光設置。
“我希望能保護好攝影機的光圈,以保證素材的視覺完整性。如果可以避免的話,我不想用光圈控制曝光。但我又要在露天的地方進行拍攝,所以我不得不計劃使用玻璃鏡片。”
轉機是,Erik的好友Claudio Miranda——曾獲獎奧斯卡的攝影師,帶來了一個絕妙的解決方案。
“我和Claudio交流他在拍攝《壯志凌云》時的經驗 ,他表示是CineAltaV的內置8檔ND幫了他的大忙。”這引起了Erik的共鳴——他也不想拉低導演Michael預期的拍攝效率,“如果光線太強,我不想在更換濾鏡上中斷拍攝耗費時間。“
有了CineAltaV 2攝影機的內置ND功能,使提高拍攝效率,減少更換成為可能。
“內置ND的功能在改變攝影機的‘游戲規則’,這是非同尋常的進步”Erik說,“這讓我在片場省去了大量的麻煩,對這部電影的拍攝很有幫助,也讓導演邁克爾的工作節奏能夠按期推進,而不會被手動更換玻璃濾鏡這樣的過程束縛。“
除了內置ND之外,Erik還引用了索尼色彩科學、雙原生ISO、8K錄制以及使用世界上第一臺CineAltaV 2分體系統在狹小空間內手持拍攝,都是本次使用CineAltaV 2拍攝電影的亮點。
當Erik談到CineAltaV 2時說“我很喜歡索尼的色彩科學,它非常棒。色彩表現在《法拉利》中非常重要,因為它表達主角恩佐·法拉利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階段:作為賽車手和經營公司的商人。“電影中非常注重表達這兩段人生的對比。”
大部分的拍攝之外,Michael對一種名為 Skater Scope的改裝潛望鏡鏡頭情有獨鐘。
“拍攝時鏡頭與演員的臉距離很近,又不會讓他們的膝蓋撞到攝影機的輔助設備上”Erik描述道。“這樣攝影師可以在一定距離操作相機,只鏡頭部分湊近拍攝而不影響其他人,電影中許多戲劇性的時刻都是用這種方式完成拍攝的。“
根據Erik的說法,潛望鏡的問題是它是一個慢鏡頭,他不能隨時做好對應鏡頭的照度準備以備Michael隨時要用到他。
“CineAltaV 2的雙原生ISO功能讓問題迎刃而解,我可以將布景打亮到800 ISO或3200 ISO。如果邁克爾覺得這個特定的時刻需要潛望鏡,他可以轉頭告訴我,而我不需要重新花一個半小時來調整光線布景......CineAltaV 2的功能非常方便的解決了光線變化的問題。”
CineAltaV 2攝影機的多功能性于一身,幫助Erik在電影中拍攝到他最喜歡的場景:當男主角和妻子為他們去世的小兒子發生爭執。
“這個場景是關于沖突和阻隔的表達,女主角勞拉,她是畫面中最主要的角色,而她現在一動不動坐在中間,恩佐圍著她轉。她是靜態拍攝的,鏡頭隨著男演員移動。這是Michael的表達,他深諳如何表達出這一幕的戲劇性。”
Michael和Erik一致認為,在拍攝主角最脆弱的時刻時要用到近距離特寫——當恩佐演繹他失業的跌宕時,攝像機一度離他的臉只有八英寸。
“Michael作為一名電影制作人,我認為他需要相機是自由的,”Erik說, “他需要最大程度給演員表演空間的自由,而不是被電影拍攝的過程束縛......為了給演員提供這樣的支持,選擇CineAltaV 2是最合適的,我們可以隨時自由地移動相機。
再現最原始的賽車場景
Michael和Erik希望最大限度還原比賽的真實現場。
“要與《速度與激情》的風格區分開來。”Erik在談到Michael對拍攝中真實性的追求時解釋道,“他想盡力真實,真實到讓觀眾覺得他們能聞到汽油的味道。”
為了將索尼CineAltaV 2安裝到賽車上,團隊將底盤設計的便于安裝,并依靠CineAltaV 2堅固的鏡頭卡口在激烈的賽車條件下依然保持穩定。
“我們做了很多測試”Erik描述道“要在礫石中艱難地駕駛這些汽車,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要確保我們的支架足夠穩固,可以將鏡頭保持在相機上拍攝而不出意外。”
在車內拍攝中,第一次使用了CineAltaV 2的分體系統。
“Roberto作為攝像師負責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拍攝,他和賽車手坐在車里手持完成拍攝。”
最終電影中的所有比賽場面都非常快,并且很真實,而且攝影機也能順暢完成工作。
“Michael希望汽車以真實的速度行駛,”Erik解釋到,“他不想通過一些拍攝技巧,如低視角或者通過一些側寫讓速度看起來很快,他希望汽車真實的以每小時 150 英里的速度行駛。“
學會傾聽:與資深導演合作學會的能力
“我很喜歡與年長、經驗豐富的導演合作,因為他們的流程在經歷他們職業生涯之后已經變得非常精煉高效了。”Erik解釋到,“拍攝的時候,他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有效的,而我要學會傾聽和理解,然后幫助他們準確的創作電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