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 PreSonus 監聽產品線整體升級,,重點當然是 Eris Pro 同軸系列監聽 (畢竟同價位沒幾對同軸),但它被淹沒在新品里了..
但才過三個月,官方又單獨推出一款 Eris Pro
這就是 Eris Pro 4單獨發布的,才是重點
官方臨時決定推出新型號嗎?工廠的生產計劃起碼提前一年 (準備各種元件),而品牌方的研發要提前兩三年,所以 Eris Pro 4 是早就規劃好的,下文的拆解篇大家也會看到這一點。
但..為什么它才是重點?
這涉及音樂制作方式的變化
今天我們通過評測來研究下
先看看 PreSonus 官方視頻:
(所有圖片點擊放大)
對比全系列官方參數
Eris Pro 4 的下潛很驚人實測達到 51Hz/-3dB
相比起主流 4”寸桌面監聽,Eris Pro 4 的低頻非常完整,和主流 5”寸監聽的低音下潛很接近。
1kHz 附近的中頻人聲高音輕微靠前 (但不多),有點針對錄音師的“挑錯”需求,如果不喜歡,可以在背面板將【Mid 中頻旋鈕】衰減 2 ~ 3 dB,這樣整體人聲和原聲樂器的基頻都比較準確。
高音齒音聽起來略多,這是由于 4k ~ 6kHz 有 3dB 提升,但高頻并不亮,因為 7k ~ 10kHz 有 4dB 衰減,這種情況就很難調節,原廠調節就是合適的。
有種特殊玩法,將【High 高頻旋鈕】衰減 2 ~ 4dB 可以模仿一下“方塊音箱”,這時 4k ~ 6kHz 泛音會更準確,超高頻雖然偏悶,但卻很適合長久工作。

Eris Pro 4 的低頻也偏多一點 (70Hz/+4dB),由于背面板的“Acoustic Space”調節是針對 800Hz 以內,因此調節也影響部分中頻,我們可以用老辦法,找些廢舊的海綿,
輕微堵住倒相孔 (別堵死)
這樣處理不會影響中頻,但會影響到低音下潛,我們簡單處理之后下潛只有 56Hz/-3dB,看大家的個人需求,如果是用于制作 (或欣賞) 電音、搖滾、舞曲這些重型音樂,也可以不處理 ~
同價位 4”寸監聽寥寥無幾
只能對比更貴的 4”寸監聽
ADAM A4V 是我們測過低音下潛最深的 4”監聽,但畢竟是 4.0”,和 4.5”寸 Eris Pro 的下潛接近;
真力 8320A 是目前最貴的 4”監聽之一,但下潛只有 65Hz/-3dB,當然真力的曲線無比準確.. 畢竟價位是 Eris Pro 4 的兩倍多。
我們本想借 5”寸天朗 GOLD 5 來對比,但過年期間找不到人.. 網上找了條曲線,可惜是 1/3 oct (平滑度過高看不到細節).. 但能看到下潛是 65Hz /-3dB,要 GOLD 7 才能達到 Eris Pro 4 的下潛 ~
十年前,同軸監聽并不多,2014 年 PreSonus 推出同軸,2015 年真力推出同軸,然后 Barefoot、先鋒、APS、Fluid、猴子香蕉、Kali、Antelope 陸續推出同軸,逼得天朗 GOLD 系列都復活了..
可以說,在過去的十年里面
“同軸”是監聽行業最大趨勢
在全景聲時代,同軸“點音源”有更大優勢,Apple Music 去年底說“優先推薦全景聲音樂”,所以不光做游戲和電影,做流行樂也有上全景聲的壓力,家庭工作室至少要上到 5.1.2 系統 (8 個音箱),當然 7.1.4 系統 (12 個音箱) 是更“標準”的選擇。
因此 Fender / PreSonus 集團推出 Eris Pro,是看到了一個市場機會:
“便宜、小巧的同軸”
“便宜”才能一口氣上十幾個音箱.. 而小巧 (輕便) 則方便吊裝,后者更關鍵,裝修是音樂人陌生的領域,家庭工作室不是商業錄音棚,沒有預先處理天花板,而且裝修預算有限。
這很考驗天花板的承重能力
對比目前的入門級同軸:
Fluid FX50 是入門中的入門,5.0”寸單元,箱體不大但凈重僅 3.8kg,下潛接近 GOLD 5,準確度比 Eris Pro 4 差些,需搭配校準軟件,由于沒有待機,吊頂還要搭配時序電源;
天朗 GOLD 5 主打顏值,5.0”寸單元,凈重達到 5.8kg,有待機功能和待機開關,頻響見上文,遺憾是沒有上架孔,無法吊裝,而且天朗的監聽產品線沒有低音炮,要找第三方..
Kali IN5 是三分頻同軸,作為近場監聽時秒殺另外三對,但作為全景聲音箱.. 沒有待機功能、沒有吊裝接口,需要選擇 $399 美金的 IN-5C 才能吊裝,IN-5C 體積更大且凈重高達 10.4kg..

如果我不考慮同軸呢 ?
同價位的中端 4”監聽很少..
Fostex 6301 (4”單元) 只有 2.2.kg,超便攜,但沒有高音頭、有待機但不可關閉、無吊裝孔;
iLoud MTM 是雙 3.5”寸,僅 2.5kg,聲音準確但沒有待機功能、沒有吊裝孔、沒有原廠低音炮,內置的“盲盒校準”今天看來已經比較雞肋,希望能升級成為“真校準”;
KRK V4 S4 是我挺喜歡的小音箱,凈重 5.8kg,聲音不錯只是略貴,有待機功能且待機可關閉,依然是缺少吊裝孔,而且 2016 年發布的 S4 應該到了換代的時候..
在傳統立體聲時代,Eris Pro 4 在各方面都有對手,但如果進入全景聲時代,
有同軸, 能待機, 可吊裝, 單只 ≤ 5kg, 價格還不貴 那目前只有一個選擇 ...
各平臺叉燒賬戶 / 店鋪長按識別
關注成為深度用戶一起探索音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