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國銘律師 (專注于商標犯罪與商業秘密犯罪案件控告及辯護)
筆者最近在辦理一起涉日本某知名品牌的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件,當事人確實是在未經他人許可,貼牌加工了該品牌的商品,且數額較大。這起案件中,存在爭論的是該商標在我國是否已注冊,是否具有專有權的問題?在常見的商標犯罪案件中,討論的是某國內商標是否已注冊,但在這起案件中,涉及到一個較為少見的商標——國際商標,這其中又牽涉到商標的“領土延伸保護”。筆者認為,站在刑事辯護的立場,這類案件還是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故寫篇札記,作些分享。
眾所周知,商標注冊具有地域性,商標保護亦是具有地域性,商標在A國注冊,能夠在A國獲得專有權,這并不意味其在B國同樣如此。很多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前,會提前對知識產權布局,讓商標順利出海。因各國的商標注冊規范并不相同,繳納的費用亦不一致,故企業欲在多國進行商標布局,其需花費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為此,通過減少和簡化注冊手續,便利企業以最低成本在所需國家獲得商標保護,其可利用馬德里體系,申請國際商標,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向目標成員國申請領土延伸保護。在此類涉國際商標的商標犯罪案件中,我們需要重點審查該商標是否在我國獲得領土延伸保護。
為什么會有領土延伸保護?我們先了解國際商標的申請問題以及其延伸保護的審查流程。企業若想申請國際商標,其需有基礎商標,即該商標需在本國注冊。爾后,企業通過原屬局(本國知識產權局)提交國際申請,原屬局將該國際商標的申請予以證明,并提交至WIPO(即國際商標局)。國際局僅對該申請進行程序性審查,審查通過后,便將該商標登記在國際注冊簿上,發送國際注冊證,然后再通知目標國,即申請人欲獲得保護的其他國家。注意,這里的目標國應是馬德里體系的成員國。其他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收到通知后,會在各自國家的法律規定內對該申請進行實質性審查,最終決定是核準注冊,抑或駁回。針對駁回的決定,申請人可以向該國的知識產權局提出復審申請。
在此類案件中,我們尤為需要查詢該商標領土延伸保護的狀態,了解案發時,該商標在領土延伸申請是否被駁回,或處于實質審查中,或處于駁回復審中,領土延伸保護的申請是否被我國商標局駁回,是否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等。要知,根據商標保護地域性原則,訴爭商標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獲準注冊的情況,不能成為訴爭商標在中國獲準注冊的當然依據。故,即使是知名品牌,其在申請領土延伸保護時也會存在一系列的注冊障礙。例如,該國際商標在我國已被他人注冊,與他人的商標構成近似商標,易使相關公眾產生關聯性聯想,易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或其他商業主體對該延伸保護提出異議,或缺乏顯著性,或該國際商標是否直接表示了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等等。
對此,我們需分別到原屬國的商標局官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我國國家商標局進行檢索,查詢該商標是否已在我國獲得領土延伸保護。同時,鑒于上述網站有可能存在信息延誤,較為可靠的方式是申請辦案機關向商標局發函,對該國際商標的注冊情況予以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