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 講 嘉 賓
馬盛德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主持工作),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副會長。現任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央民族大學“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上海交大、上海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特邀、客座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宗教舞蹈及非遺保護管理與研究。馬盛德先生從國家開展非遺保護工作之初即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他對于非遺工作有切身體會。這些年間,他既是非遺保護的同行者,更是非遺保護的推動者和引領者,他參與了古琴、熱貢藝術、二十四節氣、太極拳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成功申報,見證了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文化遺產日”的設定和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頒布,指導和主持了諸多大型非遺論壇、展覽。
龍年新春之際,馬盛德先生將蒞臨東明路街道參與“東明藝術+”之“藝術大家進東明”項目,為我們分享他對于非遺保護20年來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成果,以提高廣大民眾對非遺保護的意識,確立正確的保護理念,促進非遺保護成果的共享,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講座主題
守護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
講座時間
2024年2月29日(周四)
14:00-16:00
講座地點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2616號306室
主辦單位: 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
學術主持:金江波
策 展 人: 張承龍
策展助理:張軼然、何宜澤
PACC PUBLIC ART +
公共藝術行動計劃
計劃
PACC公共藝術行動計劃”是由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團隊發起,依托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實踐案例展、社區公共藝術現場等公共藝術項目,廣邀藝術家前來參與。
該計劃以上海城市文化景觀與社區公共環境為對象,以充滿溫度與人文關懷的公共藝術創作方法,聚焦但不限于“東明藝術+”及“比鄰萬象——2023靜安蘇河灣生態公共藝術現場”,該計劃為每位藝術家提供公共藝術轉化的現實土壤與藝術現場。
責任編輯:逄繼青
圖文排版:張軼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