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濺青石,雨煙云影。淡定的游魚,浮動的倒影,紅紅的霞光,青青的溪草。行走孫水灣,灣處種紅梅;山道有櫻花,莊園溢酒香;人因“酒曲”而滿面紅光。沿河漫步,鵝黃疊翠;壁畫伏口,雁過留聲。隨著雙江義坪村的稻香涌動,青龍湖的水波回蕩在洪家山谷底,響徹于山間嶺道。龍山咯嘔的野雞,驚動了野兔的敏感神經,讓松鼠忙著撩水洗臉,如此而來,讓酒曲生態有了和諧的菌群環境。
耕讀莊園,孫水灣泉透石露,上翻白浪氣勢奔。溪水繞田,珠玉無言;河通江海,酒曲漣水。龍山泉水,白馬湖水,湄江河水。山連著山,嶺連著嶺;湘軍悍將,有酒英勇。這是“耕讀莊園”的文化承載。
作為酒神的郭伏雄,做酒的“神采”是突出“三力”(曲力、功力、窖力),因釀酒就是激發酒曲微生物的生命活力,促進“酵素”分化轉醇及“久藏”香氣滿逸;用曲以醇厚為主,“淡澀”浩然正氣。讓三者俱佳,給“神采”助力。他強調酒之“神采”有兩層含義,一是共性化的“口感”,二是個性化的“口味”;共性屬酒品“客體”特征,而個性則指飲酒“主體”。酒之所貴者,不僅在于共性“口感”,更在于“釀酒者”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謂“氣質”者則包含著釀酒師的個性、情感、境界、格調等。個性、情感一般只有差異,不分高低;但境界、格調則不只是差異,還有高低有別。此為釀酒敞開了一條差異化道路,更為酒品晉級指出了一條探索提升之路。
從龍山“龍脈”走來的郭伏雄,面對山窖莊園之酒,覺得各有“韻味”:若鳴鳳在竹、虎踞熊蹲、豹隱南山、倒碗覆盂、銀蛇繞樹、松鼠騰躍……而面對山泉之釀,亦感各有風華:或洪波涌起,或波瀾不驚,或水天相接,或盈盈一掬,或浩浩蕩蕩。
郭伏雄認為,品酒并非飲酒之最終目標,還需致力于追求“境界”;“品酒”主要受到主體情感或情緒的影響,似乎都深耕于“人情”之中,似乎都在“去人取天”后蕩滌情感的力量,似乎都需進入“人酒”合一的境界。因酒者雄也,欲醉而抱懷。此外,品酒還為一種生命修養的功夫,須將遮蔽自己心性之“屏障”“灰塵”“習氣”統統清除掉,進而恢復人本之初的“醇”真。正由于此,我們則通過品酒的努力學習,方可達到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之人知。
郭伏雄已然站在龍山與孫水河之間,立于萬寶南城之西門,仰高天暖陽山脈,享受層林盡染之霞光。在山路上,于田埂外,幽荷塘邊,回還湘軍府邸,遠處高山嶺峰,皆是金黃銀杏和長青松柏。在厚重文化史詩中,耕讀莊園仿佛成為英雄出征的壯行酒,以龍山的名義代言婁底“八千里路云和月”。
郭伏雄情絲無限,仿佛每一滴酒都在金光里燦然著波瀾,于河邊與白鷺相遇,抬望眼婁星氐星,天悠悠的藍,水柔柔的清,木桶泛起酒花,若醇醇酒香,丟下白鷺般絨絨的笑語,幸福在短暫的蓬松里。透過白鷺和其張望的平靜,步履稍稍移動,心如水面漪漣,心與心“酒百重逢”,用“驚艷時光”做注釋,一壺白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在“耕讀莊園”中。
作者 楊建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