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凌晨4時39分,南京市雨花臺區明尚西苑6棟爆發火災。火災已造成15人死亡,44人在院接受治療,其中1人危重、1人重癥。根據紅星新聞記者獲取的照片顯示,火災地點的公寓中間位置有一垂直天井,連接各樓層與1樓架空層。透過天井,可以看到1樓架空層有大量電動車殘骸,電動車或迎來最壞的局面。
南京市消防救援部門發布通報稱,初步分析認為,這起火災是由6棟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的,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據當地媒體報道,2019年該棟樓就曾經發生過電動自行車起火事故,而起火位置同樣是停滿電動自行車的架空層。這樣的災難直接引發了網友對于電動自行車安全性的擔憂,甚至上升到對電動汽車的質疑。
確實電動車起火的事情層出不窮,各個地方也都出臺了電動車不準上樓的規定,但是這起災難還是發生了。從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的住宅這么容易就被點燃了?
電動車會起火,可是天然氣、電路、煙頭都有引發火災的可能性,也都引發過火災,并且屢見不鮮。這些都說明控制火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更加直接的要求我們住宅在建設和裝修的過程中必須做到防火等級呢?
電動車也好,煤氣也罷,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根本不可能禁止。那么為什么不造出安全的電池,不建成不會燃燒的住宅,不使用防火的裝飾材料呢?
假如電池安全,那么就不會起火!假如建筑的外墻防火,那還會出現這樣一燒到頂的災難嗎?假如裝修使用的都是阻燃材料,居民會被燒死在自己家中嗎?
這些責任都是要誰來承擔呢,只是讓電動自行車的車主來承擔,能解決根本問題嗎,是不是太兒戲了?
然而,我們現在根本不可能去改造我們的住宅,只能是花大力氣去解決現在的火災隱患。那接下來就是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汽車被歧視,電動自行車充電會更加困難,電動汽車停車會被燃油車歧視,甚至停車都會成為問題。
最后提醒大家,安全第一!生活中火災隱患無處不在,隨時可能發生。我們要做好預防和逃生準備。除了安裝煙霧感應器和滅火器外,還要準備好火災逃生相關的用具,比如滅火毯、逃生繩、安全頭盔等,平時要定期檢查保養,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正常使用。在火災發生時,這些用具可以幫助我們自救和互救,提高逃生的成功率,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此外,定期參加火災逃生演練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自救逃生能力,不慌不亂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希望大家都能夠牢記這些火災逃生的寶貴經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小編也希望大家平時注意用電用火安全,預防火災的發生。安全意識要隨時提醒自己,這樣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