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轉載請于文首注明以下內容
【譯:馬術微學院/程靚,來自jecballou.com】
我每天應該訓練我的馬多長時間?
訓練的意義遠不止身材與性能,,在健康和福利方面,訓練起到保健作用,防止疾病和受傷。但是馬每天需要鍛煉多長時間才能獲得這些好處呢?
雖然日常鍛煉時間沒有固定的規則,但根據季節的不同,有不同的需求。在惡劣天氣或繁忙安排訓練減少的時期,活動量降低但也要保持身體系統的健康和狀態的維持;而在訓練季和賽事活躍的時期,就需要充分的活動量來提高體能——訓練量的差異可能會很大。
依據我們訓練的目的,我們將把它們劃分為維護階段(活動較少的時期)和構建階段(訓練高峰期)。下面我根據目標和季節時間提供了每天訓練馬匹的時間的通用指南。
維護階段
在惡劣天氣、休假期間或老年馬的情況下,騎手經常會問他們需要鍛煉馬多長時間以防止健康狀況不佳。換句話說,馬的身體系統需要的最低活動量是多少?
最低活動量因年齡而略有不同,但我們基于以下原則來觀察決定:
? 胃腸蠕動
? 清除肺部分泌物
? 抗病能力;肌肉收縮充當淋巴系統的泵
? 蹄的力量和生長
? 體溫調節
? 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功能
? 緩解舍飼造成的身體僵硬和精神壓力
? 血液、氧氣、肌酶和營養物質的循環以預防炎癥
迄今為止,研究表明 25 至 30 分鐘是維持這些部位健康的每日最低要求。運動強度被定義為以馬最大心率的 40% 進行連續運動。對于大多數馬來說,這大約是每分鐘 90 次,或者大約相當于快步走或輕松慢跑。每周至少四天或更多天的活動量有助于維持上述系統的適應。
需要明確的是,每天 25 分鐘并不能培養出一匹能夠進行艱苦訓練、長途騎行等的健康馬匹。然而,它確實使肌肉骨骼和有氧系統保持在健康的狀態。
為了滿足每日最低要求,請保持馬匹的運動活躍且有目的。換句話說,消除短暫鍛煉中的任何空閑時間。還必須避免每天都進行調教索打圈等重復活動。多變的運動模式新穎刺激可以提高軟組織的彈性和肌肉的激活。
總而言之,以盛裝舞步馬為例,作為維護階段的每周訓練作為參考:
周一:在戶外小徑上快步 25 分鐘
周二:20 分鐘的打圈,包括在地桿上行走
周三:騎行 30 分鐘
星期四:休息
周五:25 分鐘騎行
周六:25 分鐘快步,包括基礎練習,例如各種大小的圓圈、肩內、步態轉換等。
周日:休息
建設階段
馬匹在密集訓練季和賽季的日常鍛煉時間與維持階段有很大不同。在這里,總體上需要更長的訓練時間,但更重要的是,整個星期需要一系列的體能挑戰。
在賽季開始時,您可以從維護階段開始逐漸增加每日訓練時間五到十分鐘。經過六周的持續訓練,每周四天或更長時間,以低到中等的速度和強度進行漸進式訓練,大部分訓練時間應該在 40 到 50 分鐘左右。
高強度鍛煉可以是有氧運動或力量訓練,有時也同時包括兩者。它應該根據馬的表現目標來設計。例如,盛裝舞步馬可能會進行要求較高的卡瓦萊蒂訓練以增強推進力量,而為期三天的三項賽馬可能會進行間歇跑以增加有氧能力和耐力。一般規則是鍛煉越難,時間越短。簡而言之,如果您計劃在力量訓練中努力鍛煉馬的肌肉,那么您不會花費幾個小時。每周的鍛煉是一次鞏固的艱苦努力,然后是充分的恢復;它是對身體施加有組織的積極壓力,但不會破壞身體。
除了每周有組織的鍛煉之外,長時間但相對省力的鍛煉也是大多數體能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抗疲勞能力和代謝效率。一般準則是持續時間比普通常規訓練多50%的時間。——如,如果您的常規訓練持續 40 或 50 分鐘,那么,這種較長的低度有氧運動將是 60 到 100 分鐘或更長時間。注意,當你打算在某一天增加任何訓練時長,不要同時增加訓練的強度(激烈程度或力量)。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以盛裝舞步馬為例,在構建階段每周的訓練量可能如下所示:
周一:40 分鐘的場地騎行
周二:30 分鐘打圈或基礎訓練
星期三:15 分鐘熱身;20 分鐘的 Cavalletti(架高的地桿) 或山地坡度鍛煉;10 分鐘放松降溫時間
星期四:45 分鐘的場地騎行
周五:45 分鐘的場地騎行
周六:90 分鐘的越野活動
周日:休息
本文編輯
程靚 責任編輯
意義藏于深淵 當下微如塵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