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香港龍年需要龍騰虎躍的大變革,破除多年以來的積弊,呼喚一條龍式的配套,整頓官僚系統對西方盲從崇拜,拒絕被程序主義所害,避免被環保“武器化”所誤導,才可以正本清源,事半功倍,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才能畢其功于一役,防止功虧一簣。
龍年是全球華人充滿樂觀愿景的時刻,香港社會和權力當局應該有一種全新思維來面對全球政治經濟的嚴峻挑戰。
一條龍就是每一個創新鏈條都要掌握,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坐井觀天,施政上要加快取消樓市辣招,取消股票交易不必要的稅項,回歸香港自由市場機制的優勢,不要讓短期利益損害長期利益。
香港也要擺脫驕傲自大的心態,瞧不起中國大陸,以為可以做中國的表率,是改革的先鋒,但問題是中國大陸今天已經彎道超車,甚至換道超車,在很多領域都超越前進。
香港的問題就是公務員系統和精英階層很多都對中國的發展無知,不少人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刻板印象,覺得中國只是一個廉價勞動力的世界工廠,靠賣冒牌貨縱橫四海,而看不到中國式的創新早就不斷脫胎換骨,站在世界的前沿。
倒是香港不少普通民眾這一年來為了簡單的利益驅動,追求性價比,持續到大灣區消費,才對中國的發展迅猛有切身的感受,發現在“低價高效”的背后,是一個系統工程的變革。
系統工程就是市場經濟和舉國體制的巧妙結合,深圳繁榮和設計前衛的商場人山人海,讓香港人吃盡中國八大菜系的美食,價廉物美,是香港餐館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價格,又有非常好的服務;同時,深圳的基建也日新月異,讓游客有更佳的出行體驗,博物館、美術館大都免費,香港六十歲以上居民搭乘地鐵和公交車,也都給予免費,被港人譽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這也顛覆了二零一九年黑暴肆虐時期的“黃絲”論述,認為中國的發展不可持續,只是極權獨裁,只是壓迫人民,而只有英美的制度才是香港的未來。今天恰恰是很多移民英美的香港人,才發現只有香港的生活品質優勝之處,沒有英美社會的治安焦慮,擁有免于恐懼的自由,不會如美國槍支失控,去年共有四萬多人死于亂槍的悲劇,不會出現倫敦街頭動輒被搶手機的痛苦。
香港優勢就是一國兩制的力量,既有中國大陸創新底氣作出鋪墊,又有香港善用資本和人才自由流動的方便,更有港幣和美元掛鉤的特色,可以享有當前中美斗爭夾縫中的“中介紅利”。香港在金融和國際化系統中,可有更多和西方鏈接的空間,展現彈性角色。
不過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卻一直想摧毀香港中介角色,他們宣揚香港只是中國的另一個城市,認為香港是“金融廢墟”,尤其近月港股大跌,更使唱衰香港論盛行。摩根史丹利前亞太總裁羅奇(Stephen Roach)最近表示,香港已經“玩完”(Over)。
但從歷史來看,這些唱衰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論調并不新鮮。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時,美國《財富雜志》(Fortune Magazine)封面故事說“香港死亡”。但歷史的諷刺是這位記者后來自己不幸離世,看不到香港的“死期”。
龍年伊始,港股反彈飊升,使唱衰論失去動力。至于唱衰中國的香港輿論,莫過于二十一世紀之初美國華裔律師章家敦(Gordon Chang)著作《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但過去二三十年間中國的發展迅猛,用客觀的事實來打臉這些“末日論”。而數以千計的國際企業至今仍然獨鐘香江,尤其東南亞和中東的企業和基金越來越鐘情香港,因為這是全球最低稅率的城市,是普通法運作良好的法治系統,更有吸納全球最佳人才的魅力,對“唱衰香港論”作出強力反駁。
香港推動龍年龍騰虎躍的變革,要對一國兩制擁有信心,不能泥守舊規,要熟悉中國最新發展與制度優勢,具有中國情懷,但又有國際視野,熟悉全球的游戲規則,堅持香港開放特色,善用普通法系統的國際通關密碼與西方對接,但又堅守中國的國家利益,才是新時代香港人的自我期許。
由于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都在打反華牌來制造敵人,凝聚內部的民意,因而香港人要有清醒的頭腦,要警惕地緣政治激烈摩擦的危局,面對當前中美博弈正處于斗而不破的階段,香港需要發揮一種緩沖的角色,從商業世界開始,化解中美雙方不必要的誤解,讓龍年的香港經濟和中美共同發展,造就一個龍騰虎躍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