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悲慘,元宵節看到這個消息尤其令人難過。
看通報是凌晨起火,可能是家人發現的晚了,火苗掉到天井把一樓的電動車點燃了全部爆炸,才出現這種悲劇。平日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防火防災工作還是不能馬虎,比如電瓶車不要再樓道和家里充電,比如及時關閉燃氣灶和電源等等。
官方的初步分析認為,此次火災為地面架空層電動自行車停放處起火引發。發生火災的明尚西苑屬于安置房小區,這棟34層的大高層共兩個單元,1單元每層7戶,2單元每層8戶。
說一個我的感覺,高層的房子風險大。平時倒還好,一旦有什么事情就很麻煩。以前租房的時候我就親眼目睹過電動車自燃事件。還好發現及時,鄰里之間相互配合把火勢控制住了。
我深知電瓶車充電時電池自燃非常危險,幾分鐘就會爆燃起熊熊大火,有毒煙濃煙瞬間覆蓋整個房間和樓層導致人昏迷,根本來不及逃脫,只要是屋內自燃還住在高層的話,基本上整個房子甚至整層樓的人死傷概率大、非常慘重。每次回老家遇到去拿電動車去樓道充電的鄰居,我都會第一時間提醒,但更多的時候他們覺得沒啥問題還是繼續家里充。
警示和教育并沒有什么卵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痛苦之后才會刻骨銘心,只是這樣的代價實在太大。
電瓶車的便捷性已經遠超機動車,尤其是短途出行不堵車,太方便了。但高層火災造成傷亡的事件近年來也屢見不鮮。比如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膠州路公寓大火、2017年6月22日浙江杭州保姆縱火案,還有時有出現的高樓電梯事故等。這些年全國的樓越造越高,連我老家十八線小縣城都造起二十多層的居民樓。
安置房加大高層,包括青島在內的全國各地都有很多這樣的小區。核心問題是管理,舊思維和生活習慣與現代生活秩序之間的沖突是天然存在的,而且磨合期很長,這導致安置房小區的管理難度極大,很多都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況。
高度集中的居住方式碰到田園式的散漫管理,一旦出事就是大麻煩。
值得引起注意的幾個地方:
第一點:火災由電動自行車引發,電動車是這幾年火災比重最大的原因之一,電動車不準上樓,電池也不能上樓充電,必須執行嚴格規定;
第二點:地上汽車亂停亂放,消防車進不來,發生火警,能快一秒是一秒,消防車進不來,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火勢蔓延;
第三點:當發生火災,煙霧濃重時,不要著急沖進充滿濃煙的樓道里,人在有毒的煙霧里待不了幾分鐘,可以往樓頂天臺跑,以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為優先。
最后問個問題:一輛兩輪電瓶車就能造成這樣的后果,如果地下車庫都是電動汽車,消防做得不到位,一旦起火的后果會有多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