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一直在我國現代戰爭史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因為這場戰爭,不僅僅破滅了美國人稱霸朝鮮半島的計劃,甚至打壓了西方世界覬覦我國東北的狼子野心。
從1950年到1953年,彌漫了3年多烽煙戰火的朝鮮戰場,讓美國一眾高層終于認識到了一個道理:
中國軍隊并不是像朝鮮軍一樣的二流軍隊,而是一支不可戰爭的偉大力量!
其實,在朝鮮戰爭之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陣營對于中國軍隊的態度,一直停留在蔣介石當政時期的國民黨軍隊。
特別是在美國的高層之間,老蔣部下的國民黨軍隊簡直就像是一個“充場面”的小兵,就算擁有了美式裝備,也不會有對應的戰斗力。
此時的美國在二戰中已經成功崛起,搖身一變成為和蘇聯一樣,在國際世界掌控雷電的超級大國,驕傲不可一世。
受美軍勢頭影響,上上下下的美國民眾也對美軍抱有重望,而對于遠隔大洋的亞洲軍隊的印象,無外乎“不堪一戰”等標簽。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在新中國建國不滿一年,美軍就敢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試圖消滅北朝鮮,染指中國東北。
但不得不拿出一個事實:
三年解放戰爭期間,老蔣方面其實活躍著大量的美國軍事顧問。
在他們的指揮下,國民黨軍隊碰上我黨軍隊依然是節節敗退。
這樣的結果,讓他們只能把失利的原因歸咎于國民黨軍隊的不堪,甚至連“土包子軍隊”都打不過。
而面對新中國借助外交途徑向美國人傳遞出的態度,麥克阿瑟等駐朝戰場高層紛紛表示不屑一顧。
“美國根本不需要害怕,反而中國可能已經開始后悔他們剛剛說出的話”,言語之中的囂張可見一斑。
在他們固有的傲慢認知中,新生的中國政權此番舉動只是為了博取國際地位,就算真要下場也只會是小股部隊的象征性參戰。
1950年10月,由毛主席委派彭老總作志愿軍的總指揮,數十萬志愿軍戰士懷著“保家衛國”的憧憬毅然踏上朝鮮戰場。
志愿軍上島之后與聯合國軍的首次交鋒,獨有的穿插戰術讓聯合國軍迎來大敗,但驕狂成性的美軍依然不以為意,只以為是自己輕敵的緣故。
同年11月、12月,志愿軍的猛烈攻勢直接擊敗了麥克阿瑟表面上維持的“驕傲”,聯合國軍被迫放棄到手不久的平壤等地,“感恩節計劃”徹底破滅,進攻戰線一退再退。
在1950年和1951年的交接之際,彭老總更是率軍發起第三次戰役,直接把本就敗退的聯合國軍趕到了北緯37°線附近,這完全屬于是敗退到了“三八線”后面。
連續幾個月、多次戰役的失利,美軍其實已經認識到了對手的難纏,早已經不再是過去像泥捏一樣的朝鮮二流軍隊了。
據美軍軍官約翰回憶,當時美軍指揮體系的中高層軍官已經開始正視戰場對面的“志愿軍”部隊。
“這幾乎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雖然對方的武器裝備很差,但依然能夠依靠著‘精神力量’實現和聯合國軍的對抗,甚至美軍都不得不鎩羽而歸,這簡直就是美國軍人的‘恥辱’。”
朝鮮戰爭的最后走向,也正如上面軍官所預計的那樣,志愿軍最終硬生生靠著頑強的鋼鐵意志,迫使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簽下了“停戰協定”。
也正是這場戰爭,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陸軍的不可戰勝,也印證毛主席的那句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