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4年前,重慶著名記者張川耀外出采訪,偶然聽說梁思成當年在重慶奔走陳情,保全奈良、京都,避免美國飛機轟炸千年古都,于是留下一段文化人與行伍人奔波陳情的佳話。2月23日,重慶晨報即將登載作者的老題新作,本人覺得頗有意義,所以,將原文刊出并配以相關照片。愿朋友們喜歡。
十面埋伏【古箏版】,嗶嗶啵啵璇
我第一次聽說梁思成是在抗戰勝利前夕,泣血奔波陳情保全日本奈良、京都兩座千年仿唐古都避炸,那是1990年初春,我在北影廠采訪原演員劇團團長、中國電影表演學會顧問、老戲骨趙子岳,多家報刊登載了我撰《一位把豐碑鐫刻在觀眾心坎的配角》。
采訪結束正準備離開趙老家,巧遇應北影廠之約,談籌拍電影《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他談完事順便來看望他父親生前交好的趙老爺子。這不期而遇,簡單幾句閑聊,讓我從此對梁思成當年在重慶奔走陳情,保全奈良、京都,避免美國飛機轟炸,產生濃厚興趣。
在梁從誡文件夾里,我親見1985年3月29日,日本發行量居前三的報紙《朝日新聞》。
這是日本朝野備受尊敬的著名畫家平山郁夫、世界著名建筑師福山敏男策劃,用一個整版篇幅,摘登當事者證言,盛贊梁思成是:“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護神”以及一沓文史資料。
近乎八十年前的1944年6月15日,美國出動最先進的B-29,“超級空中霸王”載彈量達數十噸的重型遠程戰略轟炸機,從西太平洋塞班島、成都新津等多地開始對日本實施大規模無差別轟炸,拉開全面對日本本土戰略反攻的序幕。
抗戰時期避敵客居宜賓李莊,率領中國營造學社從事古建筑研究的梁思成、林徽因從報紙、廣播,中央研究院總干事、史語所所長傳斯年,來訪的英國著名科學家、駐華大使館科技參贊、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李約瑟口中獲知這一消息。
憋屈在李莊的科學家、研究員和流亡的師生,發自內心深處歡欣鼓舞,國際反法西斯陣營聯手挫敗“小日本”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侵略者終于嘗到戰爭苦果,抗戰勝利指日可待。出生成長在日本,從事古建筑研究,對日本城市建筑歷史和格局了如指掌的梁思成,頓時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擔心日本奈良、京都被炸,享譽世界的千年仿唐古都在空襲中飛灰煙滅。
梁思成、林徽因對中國古建筑愛在心靈深處、滲入骨髓之中。為了不耽誤考查,林徽因誕下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都是不足百天斷奶。盡管梁思成1923年5月,駕駛摩托車載著弟弟梁思永參加“五四國恥紀念日”活動,不慎遭遇車禍左腿骨折,留下行動不便后遺癥。夫妻倆用十年時間跑了15個省,對190多個古建筑保存相對完好的市縣進行了實地考查,測繪了2730余處古代建筑遺跡。
中國地大物博,當時交通極其不便,再怎樣拼命也跑不過來。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梁思成、林徽因毅然把積攢的五六千塊銀元稿費和設計費悉數取出,給全國兩千多個縣市每位郵政局局長匯去兩塊銀元,附上一封言詞懇切的“請托書”,恭請把本地的古跡拍成照片、寫上簡介寄返。
全國各地市縣郵政局局長非常敬業、重視,皆遵文照辦,各地信函陸續雪片般寄返,共收到文物古跡照片、繪畫上萬幀。
當年有的邊遠貧瘠縣根本沒有照相機,那時的人非常講誠信,于是就請畫師把古跡精心繪制成圖畫寄送,為其今后編篡《圖象中國建筑史》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挽救奈良、京都,避免在空襲中被毀于一旦,焦急萬分的梁思成在心存大義的病妻著名建筑學家林徽因、袍弟考古學家林思永的催促下,毅然帶著助手羅哲文風塵樸撲趕到重慶,借住在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聚興村,中央研究院的一座小樓逼仄的房間里,開啟緊迫、艱難的奔波“營救”。
為讓中外政軍高層和社會各界了解日本奈良、京都是當下世界唯一建筑精華,保存最完好千年仿唐古都的悠久歷史、重要價值、世間唯一。
梁思成和助手冒著酷暑、計黑當白、廢寢忘食趕制出圖文并茂、簡明扼要的中英文《挽救日本仿唐古都奈良、京都避炸陳情書》。
時間緊迫,梁思成帶著“陳情書”,登門叩請具有影響力的政要、學者、名流簽名。此舉既有人支持,也被反對和不理解的人拒絕,甚至被斥責、謾罵為漢奸、賣國賊。為了尋找一條路、敲開一扇門、覓一關鍵人,真乃絞盡腦汁、費盡心思、說破嘴皮、磨穿鞋底、累壞身體。
梁從誡說:父親請人簽名除了遭罵吃閉門羹外,一次上門請一位要員簽名,候來的卻是一盆潲水兜頭澆下。面對挫折,梁思成毫不灰心氣餒,長期古建筑追蹤尋覓,早就錘煉了他堅韌頑強、百折不回的意志。經堅持不懈的努力爭取,于右任、馮玉祥、董必武、張瀾、程潛、郭沫若、沈君儒、黃炎培、傅斯年、陳寅恪、李濟、羅家倫、徐悲鴻、章益、茅盾等近百位政要、名人在“陳情書”上簽名。
宋慶齡安排梁思成把“陳情書”親手交給了美國駐華大使高斯,還親自寫信附上“陳情書”請美國僑領司徒美堂利用關系人脈做工作。梁思成將“陳情書”寄給至交好友美國漢學家、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美國國務院文化關系司對華關系處專員費慰梅夫婦。上世紀30年代初,夫婦倆作訪問學者客居北平,彼此交往甚密,其中文名就是梁思成所取。
在李約瑟穿針引線下,梁思成在李子壩聯歡社認識了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秘書芭芭拉.史蒂芬和美國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梁思成向他們深談了保護奈良、京都避炸的文明價值、世界意義,梁思成的正義無私、執著真誠、不懈努力,讓他們從感動理解到出謀支持。
曾任巴縣、南充、廣安、涪陵等知縣、重慶警察廳長、民生輪船公司董事長鄭東琴,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陸軍上將、國防大學校長、駐蘇聯大使楊杰,銀行家、美豐銀行董事長康心如,留日醫學博士、全科醫生呂季子與梁思成等是忘年交,關鍵時刻“留日五杰”,緊密團結、心性相通、目標一致、休戚與共。
為全力支持梁思成,“留日五杰”常聚會,研判形勢、出謀劃策、分析進展。康心如不僅慷慨提供資金支持、小車代步,有時還陪同面見要員,呂季子針對林徽因、梁思永病情配備藥品,鄭東琴安排專人乘民生公司上水船把藥品送至李莊,楊杰門生多、人脈廣,安排梁思成與相關要員接觸、交談,發揮影響、傳達信息、呈遞資料。梁思成還應邀到沙坪壩中央大學、北碚夏壩復旦大學、下浩米市街武昌中華大學做“避炸奈良京都、保全世界珍貴建筑遺跡”的專題報告。
梁思成的睿智儒雅、博學幽默,對中外古今建筑的深度了解和剖析,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演講中他強調一定要把侵略好戰的一小撮日本法西斯和無辜的人民、歷史古建筑區別開。
建筑遺存是人類智慧結晶,若干代先人苦心創造、維護傳承的精神標識,是一段國家富強、民生穩定、文明昌盛的真實記錄、不可再生的活化石,戰亂和民不聊生時期絕對不會出現建筑經典。
居住在聚豐里(現在上清寺消防隊位置)小閣樓的日子里,梁思成白天馬不停蹄,為奈良、京都避炸,不知疲倦、緊張奔波勞碌。入夜便聚精會神、廢寢忘食、伏案進入他的建筑學術領域,專心致志做學問,他在這近乎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宏篇巨著《圖象中國建筑史》的英文編著。十年后這本書由費慰梅負責出版,世界發行。
國民黨執掌大權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空軍總司令周至柔,都住在南岸黃山,為候見這兩位高官,他常盤恒楊杰南岸下浩棗子灣6號公館,康心如汪山別墅。楊杰公館與建業崗聯合國家駐華辦事處、美軍別墅近在咫尺,在他協調下梁思成與聯合國家使節們座談,詳細、耐心說明不能轟炸日本奈良、京都兩座仿唐歷史古都的原由。
在楊杰的安排下梁思成在黃山不僅見到了何應欽、周至柔,還拜會了蘇聯駐華大使潘又新,遞交了“陳情書”,將奈良、京都的歷史傳承、建筑價值、世界地位作了詳細介紹。通過康心如、楊杰的穿針引線,在下浩建業崗美國大使館武官別墅通過芭芭拉.史蒂芬、白修德安排,親手將一份“陳情書”,交給美國空軍援華航空隊聯絡官布朗上校,請他轉交美國20航空聯隊,B-29,重型轟炸機駐新津機場,直接負責遠程轟炸日本的指揮官齊魯.梅斯少將。
透過岳南著《南渡.北歸》一書,陳宇、王帆報告文學《日本古都的恩人梁思成》,羅哲文、金岳霖等回憶資料印證比對。
自美國空襲日本無差別轟炸開始,截止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共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等3.3萬架次,向98座城市傾瀉了16萬噸炸彈、在廣島、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日本的工商業被徹底摧毀,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然而奈良、京都兩座仿唐古都的皇宮、卸苑、廟宇、街市皆避炸獲得保全。
1200多年前,奈良、京都先后皆是日本國都,建于奈良的東大寺、興福寺、唐.招提寺(中國高僧鑒真大和尚修建),建于京都的醍醐寺、金閣寺、華嚴寺、平安神宮及街舍。
是來自東土的佛門高僧、設計師、工匠與日本遣唐學習藝人,將最精巧的盛唐風格、工藝、文明、布局融入皇宮、寺院、民居、街道建設中,其中不少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我國由于歷史上的戰亂、外族入侵、農民起義、朝代更迭,找遍全中國,完整無損、成規模建制、原汁原味,歷千載的盛唐城廓、宮苑、寺廟、街市格局早已蕩然無存。要全面完整欣賞和憶念,千年前盛唐都城的真正建筑,美輪美奐的璀璨景觀,非日本奈良、京都莫屬。
奈良東大寺“正倉院”博物館,收藏有唐朝鼎盛時期,舉世無雙的絕世孤品-“螺鈿紫檀五弦琵琶”,而當下中國琵琶皆為四弦,當年白居易曾專門寫有“……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試聽,凄凄切切復錚錚”。我國已失傳千載的竹制管樂器“尺八”,漢唐國宴飲饌餐具、樂舞宮衣、巧奪天工金銀鑲嵌器皿、農稼24式演繹木偶等稀世珍寶。
梁思成在關鍵時刻,不計較個人榮辱,挺身而出、不畏艱難、泣血奔波、堅韌陳情,在無情的戰火中挽救、保全了兩座日本仿唐古都不被摧毀,這是多么大的功德,多么崇高的人格、寬闊的胸襟、高遠的視野。然而事成之后梁思成不僅不居功自詡,卻再也不提及此事,真乃“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由此讓我們認識一位摒棄狹隘民族主義,一個視優秀古建筑、人類建筑文化遺產為生命、無愧大師之范的人屹立在我們面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