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世界里,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男性往往是愛情中更為主動的一方。
即便是在女性的社會地位和思想觀念大大改變的今天,男性也仍然是愛情中較為主動的一方。
這種主動不僅僅表現在對異性的追求上,還體現在情感的表達、關系的維護以及決策的制定等多個方面。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對”或“錯”來評價這種行為。因為它背后涉及到的是文化、社會角色以及個體性格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例如,在我國春秋時期,就有一個勇敢的越國女子為了自己的愛情而選擇主動出擊,追求自己的愛情。
并為之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一火就火了2000多年,成為了古今女追男的典范。這首詩就是《越人歌》。
越人歌
春秋·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詩歌背景: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開始威脅著周朝的統治。尤其是周成王時期,各路諸侯為了發展和壯大自己,更是征戰不斷。
楚國審時度勢,覺得向西擴展對于楚國來說有害無益,而如果向北或向東突進的話,更有多個強國虎視眈眈,唯有向南開疆拓土,才能博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楚國不失時機地抓住了機會,把勢力伸向了南方,攻打南方的理想國揚越。
對于強大的楚國來說,打敗弱小的揚越并不是什么難事。因此,楚國沒費什么勁便吞并了揚越。
但是,吞并了揚越之后,楚國并沒為難揚越的老百姓,更沒有趕盡殺絕,而是采取懷柔政策,休養生息,安撫遺民,與之和睦相處。
對于揚越人的生活習性,文化民俗,楚國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使得揚越人的民俗得到了尊重,文化得到了發展。時間一長,揚越人也開始支持楚人的統治。
楚靈王在位期間,其弟子皙曾到揚越舉行舟游活動。而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宣示對揚越時權力,更是想讓揚越人知曉他便是揚越人新的領主。
當子皙舟行水上,巡游四方時,突然有一名越人歌手現身水上,并以嘹亮的歌聲唱到: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贊歌就是傳之后世的《越人歌》,它體現了春秋時期楚地各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真實狀況,也體現了不同階級之間愛情的美好。
深度解析:
詩歌開始的“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幾句是說:“今天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好日子?今天的夜晚又究竟是怎樣幸運而浪漫的一個夜晚呢?竟然能夠與王子蕩舟同游!
其中的“搴舟”可解釋為蕩舟,而“搴舟中流”也即是在激流浪滾的河中蕩舟泛游之意;“王子”即是指子皙。
這幾句詩起到了記事的作用,它敘述了女子在子皙巡游揚越時得以與之蕩舟同游,并非常有幸為之唱起贊歌之事。
其中的“今夕何夕兮”與“今日何日兮”兩句重復追問。表達了女子有幸能夠與王子同游,心情顯得無比的激動,無比的興奮,以至于她的心如小鹿亂撞,紊亂異常,難以控抑。
因此,這幾句詩是女子情感的表現,體現了女子非常激動與興奮的內心,有點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是真的。
接下來的“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兩句是說:“承蒙王子錯愛,讓卑賤的我竟然能夠與您相識,這使得我惶恐不安,慚愧不已。不過,這份知遇之恩,真的令我心緒蕩漾!
這兩句中的“被(pī)”與“披”相同,意為覆蓋;“訾(zǐ)”為詆毀或說壞話之意;“詬(gòu)恥”即恥辱之意。
這兩句詩雖說充滿了恭維,但對女子來說,她能夠與楚國的王子、自己的領主相遇相識,并同舟漫游,自然難掩心中的喜悅,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
最后兩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是女子情感的爆發,意思即是:“高山之上百木叢生,百木豐茂啊樹木有枝,心中愛慕你啊你卻渾然不知。”
此處的“山有木兮木有枝”使用的是比興的手法,以“山有木”與“木有枝”起興,從而說出女子心中最想說的話“心悅君兮君不知。”
其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中的“枝”與“心悅君兮君不知”中的“知”同音。這里是巧妙地使用“枝”的諧音,來比喻兩個人的“相知”,充分地表現了女子想與王子相知的強烈愿望。
因此,如果說前面的“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幾句是恭維拍馬的話,那么“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便是內心最純真的表白了。
如此純真美妙的表白,難免會讓每一個懂得女子心思的人都會內心震撼,難免會讓每一個懂得真情的人都會陷入思念。
因此,傳說子皙聽了這首詩的譯詩后,便陷入了愛河,與女子繾綣一夜,正所謂“行而擁之,舉繡被而覆之”。
只可惜不久之后,子皙便因事被殺身死,沒了下文,這位越族女子的愛情后來怎么樣了也不得而知。
但是不管怎么樣,這首《越人歌》都唱出了揚越女子對子皙深沉而真摯的愛。其詩中的詞語聲義雙關,婉約意美。是我國春秋時期楚越文化交流的見證與結晶。
而這首《越人歌》的詩歌風格與創作手法,對后世《楚辭》的創作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特別是《楚辭》中的“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等詩句,更是受到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比興手法的直接影響。
而這首《越人歌》也因為委婉動聽,寓意深刻,意蘊深長,余韻裊裊而感人萬分。使得它一火就火了2000多年,成為了女追男的典范。
而結尾的14字“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因為太過驚艷,導致它一直成為了人們表白的不朽金句。
*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