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約我去看《熱辣滾燙》,我皺著眉頭說,過幾天就有網上資源可以看,干嘛花這錢。
朋友說,里面有張小斐……我說,看哪場,趕緊買票吧。
看電影的時候,我有些坐立不安。
這是一部女頻們鐘愛的電影,我這種鈦合金直男坐在這看,簡直就是一種付費折磨。
劇情有些虎頭蛇尾,前半部分的設計還有些亮點,但賈玲的演技堪憂,演不出原版電影《百元之戀》安藤櫻那種對人生無力的頹廢和對生活的喪。
坐在我附近的幾位中青年女性觀眾看得津津有味,或許這部電影的受眾側重于3、4、5、6線城市的一部分女性吧。
不說賈玲個人營銷和翻拍的水準,只吐槽下劇情。
這劇情但凡帶點腦子去看,都會覺得自己的智商在被賈玲反復侮辱。
電影一開始,妹妹要求賈玲把房子過戶給她,理由是,妹妹的孩子上學,需要這個學區房。
然后,賈玲就直接同意了!
這是正常的人間的操作嗎?!一分錢不給,就直接憑血緣和僅存的一點親情作為擔保,就把自己名下的學區房過戶給妹妹。
不要抵押物,甚至不要書面協議,這是普通人干得出來的事嗎?
也許,有人會覺得親情和血緣高于一切,愿意這么干。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存疑,接著看。
電影的下一個章節,渴望改變現狀的賈玲,找了一份月薪2500元(僅包吃)的餐館服務員工作,租了一個800元的房子(押金1000元)。
然后,神話劇情就開始,每月可支配收入1700元的賈玲,不僅敢去健身房消費,還買了私教課。
神話劇情中的賈玲,完成了我月收入3萬時都不敢實現的消費夢想。
神話還在繼續,買私教課的錢,是跟老板預支的。
老板跟賈玲到底什么關系,起碼是失散多年的親生父親吧?
正常老板遇到這樣缺心眼的員工,肯定讓她麻溜滾犢子。
神話劇情的餐館,工作必須輕松,賈玲無非就是沒事開個啤酒,然后插個腰,感嘆下工作太忙了。
賈玲一直被塑造為平民明星,難道她沒見過大排檔形式的夜宵餐館是什么樣的嗎?
她的家鄉襄陽,隨便一個深夜餐館,都能人頭攢動,讓服務員忙到懷疑人生。
餐館服務員工作一天,下班還能跟著私教健身?拋開經濟問題,就是40多歲的身體也不允許了。
再后面的情節,更多就開始借鑒甚至直接照搬《百萬美元寶貝》的訓練情節了。
不合理的情節開始離奇。
200多斤,毫無運動基礎的身體在馬路上硬跑;
拳臺的打戲上,不過就是幾個臨時學的炫技花架子反復演,完全沒有原版電影《百元之戀》中那種拳拳到肉的拳臺碰撞。
明明是一場個人氪金的減肥秀,一場純粹商業化的表演,卻非要包裝成普通人的勵志。
我們無法管一個資產超過10億的人叫普通人,哪怕她平時的人設非常的普通人。
電影宣傳的時候,絕對不會說賈玲減肥秀的過程中,除了幾個私人教練,還有小型醫療團隊和醫美團隊全程待命。
假如沒有私人醫生、營養師、醫美加持,怎么可能減肥100斤,又如何可能以這樣光鮮的形象示人。
就舉一個例子,普通人瘦100斤,皮膚無法迅速恢復,多余的皮渾身都是,而賈玲卻能讓脖頸的皮膚緊致,只能是鈔能力了。
熱辣滾燙,并不是一部什么賀歲片,而是一部以京圈為代表的國內演藝圈,通過鄭智和行業壟斷,通過抱緊官方大腿和依靠法律空檔,讓民眾只能看到這種被指定的劣質電影。
判斷一部好電影的標準極其簡單,就是通過時間去評判。
上映十年后、二十年后,是否還有觀眾去反復欣賞和觀看。
熱辣滾燙熱映后,大概率就會很快銷聲匿跡,如同我剛剛肚子疼,拉完的那泡稀屎被沖走的干干凈凈。
更可笑的是,通過娛樂圈的飯圈“文化”,炒作和控評這部電影,把一部明明超爛的富人減肥秀,卻讓眾多的普通觀影者買單,甚至不讓正常的觀影者去發布真實觀影感受。
市場畸形,飯圈引導買單,39元的票價,真不如去點盤熱乎乎的鍋包肉。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