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博主@Thurman貓一杯 發布了一條視頻稱,在巴黎一飯店內,服務員遞給她兩本遺留在廁所內的小學一年級寒假作業,博主稱要將作業帶回國物歸原主。這條時長1分37秒的視頻引起熱議,并引發全網尋人。有人質疑此事系擺拍博流量。2月19日,該博主自稱聯系到“秦朗”的母親,但對方不愿意出鏡,因此此事“圓滿結束”。
“秦朗”小朋友在巴黎丟了寒假作業,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件事看似和去年五一長假的洗腦神曲“挖呀挖”一樣,有些無厘頭甚至荒誕,但卻十分符合信息傳播特點?!靶W生寒假丟作業”是家喻戶曉的老梗,不僅接地氣而且很有喜感,許多人春節長假都很無聊,這類輕松搞笑的短視頻往往更受歡迎。另外這類話題具有共性,又沒有什么參與門檻,似乎人人都可以說上幾句,互動性大大增加了。所以在短時間內,這個視頻得到了天量播放,以至鬧到人人皆知的程度。
面對各種質疑,博主或許也感受到了壓力,宣布此事“圓滿結束”。但真的結束了,真的圓滿嗎?我覺得并沒有,這件事不僅沒有結束,可能還只是一個開始?!扒乩省闭鎸嵈嬖趩?,事情真實發生了嗎,有沒有劇本,是不是自媒體在擺拍騙流量?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答案。
當然博主表示,自己已經聯系到了“秦朗”的母親,但對方不愿意出鏡。很多人就已經真相了。但這只是博主的自說自話,并不足以證實事情的真實性,反而給人一種掙完流量就跑的感覺。
眾多網友質疑該視頻涉嫌擺拍,并非沒有道理。就我個人而言,這件事從頭至尾,我都不會相信一個字。
小學生把寒假作業丟在了巴黎,又恰好到了一個千萬粉絲的知名博主手中,故事的主人公“秦朗”看似有名有姓,但至今卻查無此人,而老師、舅舅等各種角色現身,將戲劇效果拉滿……太多的巧合,像極了一個成熟的劇本,再配上博主極具做作的夸張表演,到處都是策劃的痕跡。
博主稱“自己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看”,這就是睜眼說瞎話。作為一名有著千萬級粉絲的大V,太清楚怎么引導和操縱流量,而且她的每一個視頻點擊量都是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發布這樣一個視頻,她自然知道是什么效果。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是假的,博主不怕嗎,為什么還不刪除視頻?這就是高明之處。很有可能這就是一個自導自演的真事。做一個假設,只要博主的親戚朋友或者團隊成員家里,有一個叫秦朗的孩子,后來的一切就可以隨便編,死無對證。現在流量掙足了,一句“事情圓滿結束”,形成完美閉環。
有粉絲為博主辯護:就算是假的,拍個視頻逗大家一笑,又沒有傷害誰,怎么不可以?這種觀點說實話有點無知無畏。短視頻在公共領域傳播,作為內容創作者,應當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這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哪怕是搞笑段子,也不能編造虛假信息,它傷害的可能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網絡環境和社會的誠信底線。
如果再嚴重一點,為了蹭流量自導自演,還有可能涉嫌違法。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此前,曾有網友在該視頻的評論區自認是“秦朗”的舅舅,還開了直播,隨后便被平臺封號。這充分說明,良好的網絡生態是需要管理和維護的,網絡不是隨意表演的舞臺,蹭流量不能沒有底線。按這樣的標準,倘若博主被認定為造假,則至少應該是封號,這一點不能因為是大V而區別對待。至于有沒有其他違法事實,則需視具體情況而定。
需要形成的一個共識是,任何假的東西都不能被鼓勵和縱容,更何況從造假中獲得流量和利益。短視頻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重構了我們的生活,但不可否認的是,擺拍的假視頻卻已經泛濫成災,甚至成了一門生意,有人靠賣慘謀利,有人自導自演家暴……而恰恰這些有故事、有看點的假視頻,更吸引人更有流量。
如果我們寬容虛假視頻的傳播,并且從中獲得廉價的笑聲,就會有更多的虛假視頻被生產出來,這將是一個危險的信息,我們將生活在一個被假新聞包圍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