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有本末陰陽。一棵樹:樹根是本(陰),樹葉是末(陽)。本末就是陰陽。
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p>
什么是陰?什么是陽?
陰是萬物之里;陽是萬物之表。萬物皆有表里內外。表里、內外便是陰陽。
宇宙有表里:宇宙之表,是萬物;宇宙之里,是大道。大道也有表里:大道之表是陽,大道之里是陰。
人之表,是身;人之里,是心。心之表,是魄;心之里,是魂。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心也有表里。魂便是心之里,也叫心之內,也叫心之陰,也叫心之本。魄則是心之末。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存,無心則亡。心就是人的一整個精神意識。人的一切精神意識、靈魂意識、心靈意識、心理意識、思想意識、主觀意識、潛意識,皆源自于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情,無心則無情。心喜、心怒、心憂、心悲、心恐、心驚,人的一切情緒、心情皆源于己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感,無心則無感。心冷、心熱、心酸、心苦、心甜、心痛、心哀,人的一切感觸、感受皆源于己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知,無心則無知。人的思維、思想、認識、認知、觀念、理念、看法、見解、想法等也都源于己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氣,無心則無氣。人的心氣、骨氣、志氣、傲氣、火氣、生氣、義氣、正氣、邪氣、死氣皆源于己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魄,無心則無魄。人的膽魄、心魄、氣魄、魄力、胸懷、格局都源于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欲,無心則無欲。人的情欲、物欲、食欲、心欲、欲望、野望也源于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神,無心則無神。人的精神、識神、元神、心神、眼神皆源于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靈,無心則無靈。人的靈感、靈性、靈覺、心靈都源于心。
人人都有一顆心。人有心則有意,無心則無意。人的意識、意志、意念、意象、意愿也源于心。
心是什么?心就是人的靈魂。它幾乎無所不包,人的一切意識與感受全都來自于它。
它就像人的身體,它是一個整體,它有很多的功能與能力,它也有很多的組成部分。成年人的身體雖然有一兩百斤重,看似很大,但那也只不過是由一顆微小的卵細胞成長而來的。
人心就是那么神奇,它雖然無形、無質、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有很多功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它幾乎無所不至、無所不包。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
大道真是神奇??!它幾乎也是無所不包。它生養萬物而不為主,功成而不有;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大道的這種廣大包容的特性,誰能夠與之相比???當然是心靈。
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人類天生自帶的一顆心,它便幾乎擁有著和大道一樣的特性。只不過很多人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有真正發現自己心靈的妙用。
這或許是因為人們都習慣于向外看,去看這個廣闊的世界,而心靈卻并不在外面的花花世界之中,它只存在于自己的內心深處。
古人云:“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借于外物”。
向身外求大道,無異于緣木求魚、南轅北轍。因為人的身外只有萬物,而萬物的本源深藏于萬物之內,從不顯露于外。
人若想僅僅依靠發掘萬物的本源去求取大道,這無異于難如登天。而人心卻擁有和大道一樣的特性。何必舍近求遠、舍易求難呢?
道,生養萬物眾生;心,蘊養一切知、一切識。
天地萬物,都是大道的產物;人的一切認識與感知,都是心靈的產物。
道是什么?心是什么?
道是一切萬物本身;心是一切認知本身。
身心本是一體。道與萬物也本是一體。它們的區別就只是外表與內里的區別而已。
心是人類的本質,道是萬物的本質。
所以老子才會說:道生萬物。所以王陽明才會說:知行合一。
陽明心學,就是心學,就是知學,就是思想認知學,就是心靈本源學、意識本源學。
老子學說,就是道學,就是萬物學,就是萬物本源學。
什么是心?什么是道?
世間萬物都有表里陰陽,都有陰陽本末。心與道也不例外。哪怕深入到微觀世界的一個原子層面,它依然有表里內外。原子核就是里,核外電子就是外。
心的表和里,分別是什么?道的表和里,分別又是什么?
心的表里,是魂和魄;道的表里,是陰和陽、本和末。如此之后,心和道便不再是一片朦朧、一團漿糊。
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魂一魄方為人。天地始分、陰陽始分、魂魄始分之后,才能真正告別渾沌、告別朦朧。
當然這只是心與道的第一層、最底層的劃分,距離認清它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第一層也是最基礎最困難的一層,伏羲一畫開天,所打開的應該就是這一層。
一畫開天,開表里;一畫開天,開陰陽;一畫開天,開本末。
古人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眾生目光所見諸相,皆是表。如來則代指里和本。
宇宙天地萬物,包括道,包括心,皆擁有本末(表里)兩層。打開表層,見里層;打開表象,見真相。一畫開天,就是打開外面表象得見內部真相。
道之本,為常道;道之末,為萬物。宇宙天地萬物,如果要濃縮成一個字,那么這個字就是道。
我們通常所說的“萬物”,只是指萬物之陽;我們通常所說的“道”,便是指萬物之陰。
古人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砂一土一塵緣,它們皆是本性自足,它們皆是表里本末俱全。
花葉草木、砂土塵緣,哪一個不蘊含自身的道呢?哪一個會無緣無故變成他物呢?
萬物之本,為道。大道之表,為萬物。
人身之本,為心。人心之表,為業身。
大道與萬物,互為表里;身與心,也互為表里。心即是道,心也是人之道。
魂與魄,也互為表里。魂即是心,魂也是心之本。
萬物由表及里的順序應該是這樣的:宇宙之中有人,人之中有心,心之中有魂,魂之中有靈,靈之中有天地。
魂自身也有表里。魂之表,為神;魂之里,為靈。所以神魂、靈魂,也都是指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