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美國那邊SORA發布,據說可以自動根據文字視頻。消息一出,國內輿論場,尤其是互聯網科技圈的那幫博主又一次集體高潮,贊嘆美國又開始顛覆性革命的同時,又又又一次哀嘆中國在AI這個新質生產力競賽領域大幅落后美國,對未來科技的競爭即將失敗。而互聯網圈大佬周鴻祎也跑出來湊熱鬧,整了一篇講話,其中一個關鍵性觀點,就是中國和美國的AI差距可能還在加大。而大佬的發言,更成為哪些科技博主們夸美貶中的佐證。
那么,我是什么反應?我首先得反應就是好有意思。AI是人類未來不假,是科技革命級別的生產力進步也不假,但這兩年美國在AI上頭的劃時代革命,實在是也太多太頻繁了些吧——從前年的元宇宙,到去年的CHATGPT,再到去年底斯坦福華人團隊的家政機器人,再到現在的sora,乃至于特斯拉近期爆出的自己疊衣服的機器人,短短兩年時間,硅谷這是科技大爆發的節奏嗎?可既然都科技大爆發了,硅谷公司去年以來怎么還瘋狂裁員呢?難道這么快連硅谷的程序狗碼農們,都已經被AI集體取代了?
仰望星空一番激動后,我再回頭打開股市軟件,看看納斯達克指數——硅谷的AI劃時代突破,跟美聯儲的加息周期還真TM高度重合啊。每隔幾個月,就有一個劃時代出現,節奏控制的那叫一個順溜,硬是貫穿美聯儲基準利率從零到5.5的整個周期。然后前段時間市場紛紛押注美聯儲3月降息,美聯儲卻明擺著不想降,這個市場與官方博弈的節骨眼,sora又恰逢其時的橫空出世,這下納斯達克又可以打一波雞血,在劃時代的高潮中繼續撐幾個月——敢情科技劃時代跟金融指數就是一對心心相惺的好基友!
這么一關聯,心里大致就有數了——AI集中劃時代這種事,科技是解釋不了的,但用金融,就可以解釋了:美聯儲這么頂著美債狂飆一路加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要收割全球。可全球收割之前,自己股市可不能垮了不是?一旦自家股市先垮,美元美債就得完蛋——真出現這種局面,那加息就不是收割全球,而是日本人了。
可就美聯儲這種七傷拳似的打法,你想保住股市,甚至讓它一路上漲吸納回流的資金并將它們穩在股市里甚至繼續加碼,那就總得給人點理由,讓他們相信股市還能行,甚至還能繼續漲。
可現在的美國,外部收割了兩年結果就干廢了個斯里蘭卡;國內經濟全靠發債維持,債務不斷攀新高而且收益率居高不下,這種狀況下還要繼續維持高利率——就這種搞法,誰都知道是在走鋼絲玩命,稍有個風吹草動——比如銀行暴雷什么的,聰明人就有可能見勢不妙風緊扯呼。而只要有足夠的聰明人行動,本就是空中樓閣的美股就會集體踩踏,進而出現1929年式的一夜崩塌!
所以,必須要時刻給投資人美股還能漲的希望——如果是有真的生產力突破打基礎最好;沒有,或者突破的程度不夠,那包裝一下,把概念炒火一點也行——反正大家都是買預期,只要你概念炒的足夠好,哪怕知道這里面有泡沫,在預期自我實現效應下,也不缺人追捧。
基于這種邏輯,紐約社區銀行暴雷的新聞傳出后,sora以及蘋果vision pro恰逢其時的出現,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這套路,臭搞技術的理解不了,但搞金融那幫油頭粉面的精英可以說是門清!
說白了,sora,乃至于這兩年頻繁劃時代的元宇宙、chatgpt、斯坦福家政機器人等,他們之所以能劃時代,很大程度是因為金融需要他們劃時代。
而實際上呢,這些東西要么就是忽悠——比如meta的元宇宙;要么就是離商業化落地還有相當距離——比如斯坦福家政機器人;要么就是確實有突破,是新質生產力——比如chatgpt,只不過新質生產力也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的等級,對應的財富創造和生產效能提升能級完全不一樣——比如chat這類聊天繪畫工具,確實對某些行業,比如繪圖,信息收集整理等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但以這些行業的有限總量盤子,以這種程度新質生產力引入,對整體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作用能有多大?它所營造的想象空間,能撐的住起當下如此巨大的股市泡沫嗎?
這個明顯是要打大大的問號的。不過沒關系,不是還有概念炒作和包裝嗎?只要會包裝,現實中八等九等的新質生產力拾輟拾輟,包裝成一等二等,這從來就是金融精英的拿手好戲!它們是否真夠劃時代不重要,只要大家相信他們劃時代,那股市就可以再打一波雞血,再續一波命,美國搖搖欲墜的金融戰底盤,就可以再茍上一波。等這一波效應退散,大家逐漸回過味兒來,那就再去硅谷扒一扒,看還有什么看上去很炫的技術,拿出來再包裝一下如法炮制,下一個股市上的新時代,就又劃出來了!
以上,就是sora劃時代的本質。這并不是說sora,乃至于前面的chat這些是忽悠——它們確實是AI突破,也確實能起到生產力革新的作用。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對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推動作用,其實還是有限的。
比如sora的文字轉視頻,看上去確實很炫,但你要仔細想想,它落地后到底有多大的用處?我仔細琢磨了一下,最現實的作用,就是文字自媒體博主,以后可以就輕易的把文字做成視頻了。
當然,這對我這種人來說當然是很好的生產力工具——畢竟像我這種單槍匹馬的兼職文字自媒體博主,是沒有功夫去剪視頻的;如果要組建團隊,成本又太高——政經類視頻商業變現能力有限,不足以覆蓋這種成本,所以我一直是放棄視頻這一塊的。但如果sara類AI工具成熟,我能夠花點小錢就輕易作出視頻,那我確實就多了一個變現增收的渠道。
所以,我非常歡迎sara!但我歡迎歸歡迎,你要說這玩意對社會生產力起到多大的整體推動,我是不看好的。畢竟我們這行業又不直接創造財富,甚至可以說,整個內容行業,都不是直接創造財富的,所以你這玩意再好用,對這類行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再明顯,其實對社會生產力提升也就那么回事——甚至某種意義上,還加劇了財富向少數人的集中——因為以前很多必須由人工完成的事情,現在直接可以用AI完成了,那么這部分崗位就可以撤掉了;而對于我來說,既然這些視頻流量費錢我可以通過sara來自己賺,那這些年通過抄我的文章視頻化,發到各大平臺賺流量費的那幫人,未來也會喪失收入——雖然這種抄襲確實是侵犯知識產權,是違法的,但確實也給這幫人提供了收入。
這就是我認為sara,乃至于美國這兩年一系列劃時代AI突破是泡沫遠大于真實成就的邏輯所在——除了那個尚未商業化落地的斯坦福華人團隊家政機器人,其他美國諸如元宇宙、CHAT、乃至于現在的SARA,他們都普遍面向消費端,而非生產端。也就是說,這些AI創新,哪怕未來真的一步步發展成熟,它的作用方向,也僅僅是為人類提供方便;而非直接幫助人類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而更好的資源轉化效率,更豐富的物質財富創造,才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也是支撐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
當然,美國也就只能這樣了。畢竟美國本身就是個消費型國家,制造業早就沒落的不成樣子,所謂的制造業回流——在5.5的高基準利率下,其實也不過是哄人的鬼話。這樣的市場環境,你指望它的AI發展方向對準生產,本來就是緣木求魚。
那么,誰家的AI發展方向是對準生產的?誰家的AI作用于更好的資源轉化效率,更多的物質財富創造的?
當然是咱們中國。
當今世界上,AI競爭說白了就是中美兩家——其他家根本就沒有形成靠譜的相關產業。美國是消費型國家,所以它的AI發展路徑自然是指向消費端;而中國是生產型國家,所以中國的AI,自然而然指向的是生產端。面向大眾消費端的AI發展,我們確實不如美國——CHAT、SORA,這個確實美國牛逼;但要說生產端,這個中國的AI進展其實一點都不慢,工業智能化水平的提升,AI在工業領域的運用,這一塊是非常迅速的,而這種著眼于工業生產端的AI,傳導到大眾消費領域,也有一個最亮眼的成果——就是自動駕駛,就是華為智駕。
現在的華為智駕(其實就是自動駕駛,只是法律法規還沒跟上,所以宣傳時不能這么說),已經達到大眾日常可用級別——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唯一,而且是斷層式領先。你說chat是AI,sora是AI,那我就問你,自動駕駛是不是AI?而要論實用性,要論創造財富增量、提升社會運行效率的前景,對是聊天對話畫圖,用文字生成視頻的價值更大,還是自動駕駛的的價值更大?
答案是很明顯的。但為什么chat是劃時代,sora是劃時代,一出來就全球輿論猛吹,華為智駕——除了在中國有人吹,放到全球就沒人理呢?原因很簡單,華爾街需要chat和sora維持股市泡沫不破,維持投資者對美股的信心,華為和中國則是美國打擊制裁的對象。
僅此而已!
當然,你要說中國AI和美國AI有沒有差距?這個確實是有的,但這種差距,主要是算力的差距,或者說是芯片的差距——畢竟現階段剛剛復活的華為昇騰芯片,確實比英偉達要差。
但硬件方面的差距,是可以追趕的——而且有現實可行的路徑追趕,我們也正在追趕中。
可是,方向和路線如果出現了差距,那就不是可以輕易追趕得了的了。
而這才是中美AI競爭的最大命門——算力差距可以追趕,但方向和路徑的存在差異,那就不是靠追趕可以解決得了的了。
美國鑒于其消費國的屬性,所以它的AI發展方向必然是注重于消費端,側重于滿足大眾日常需求。而中國由于其生產國的屬性,所以中國的AI路徑天然注重于工業體系,注重于財富直接創造領域。當然,這不是說大眾消費導向AI就不能提升社會生產效率,也不是說工業導向AI就不能服務于消費,甚至二者也勢必會互相抄襲、模仿、借鑒,只不過初始路徑和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二者的作用力,以及最終效果,肯定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那么,哪一個方向,更有可能勝出?
我個人認為,中國的方向勝出概率最大。為什么?
首先從根本來說,物質財富才是人類文明的基礎,是決定生產力進步的關鍵。中國AI側重于生產端,這就決定了AI在創造物質財富方面對中國的助力遠強于美國。至于美國,雖然面向消費端的各種應用也都很牛逼——未來一段時間也可以繼續保持這種牛逼,但這玩意畢竟不是直接作用于生產,在財富的生產創造——也就是夯實根基方面,是無法與中國的這種路徑媲美的。
其次,從社會學角度來說,AI人工智能與以往的生產力革命不同,它對工作崗位的消滅要遠大于創造——換句話說隨著AI發展,未來大量的人會失業。比如自動駕駛,這玩意一旦邁入L5,也就是不用方向盤全自動駕駛,那僅僅在中國,就意味著當下人數多達三四千萬的貨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出租車網約車司機以及各單位企業專職司機會因此丟掉飯碗。
這就會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那怎么擺平——或者說緩釋這種沖擊?當然,辦法有很多——比如就業人口的自動萎縮(這也是現在人口規模下降,但官方似乎并不太著急),或者人類生存物理空間的拓展等等。但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 就是要有財富分給這幫人——也就是說哪怕這幫人真的沒社會價值了,你也得拿出足夠的財富把他們養著——比如創造一些說是公益性崗位,然后借這個由頭給他們發一筆工資。
當然,這些崗位其實是沒什么實際價值的(比如國內大城市比較常見的,在明明有紅綠燈的人行橫道旁,也搞個人來吹哨子指揮行人過馬路)。但你不設這些崗位,這些閑雜人員就沒飯吃,就要鬧事。
而設崗位,就要給錢——也就是分配給他們財富。那么,這就涉及到一個錢怎么來的問題。
美國的這套AI玩法,主要作用體現在對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的取代(像chat這類AI工具,就取代了很多游戲畫師,以及基礎性文職工作人員等),但問題是它并沒有直接創造新增財富,這意味著這幫人失業后,美國必須從存量財富中拿出一部分來養這些失業者——不然他們創造價值的能力雖然沒了,但街頭鬧事破壞價值的能力還是有的。
但要供養,這不僅涉及到存量財富的無價值消耗,還涉及到一個存量財富的分配。且不說有沒有這么多存量財富來養這幫被AI淘汰的人;就算財富總量足夠——它們也都是有主了的。你美國政府要把它們拿來供養AI失業大軍,那就涉及到財富再分配——這必然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畢竟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又沒有義務養這幫廢人,你這么玩就是劫富濟貧,勢必引發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抗。而你不這么玩,AI淘汰下的失業大軍又會造反。所以怎么搞,都容易激化社會矛盾,甚至處理不好還會導致社會秩序失控。
而中國這一套,則相對好的多。隨著AI發展,中國同樣逃不掉大量人口失業的問題。但中國的AI主要側重于生產端,它的發展能夠提升資源轉化效率,提高整體生產效率——這意味著可以帶來大量的財富增量。
只要有財富增量,那就好辦多了——這不僅意味著政府有更多的財富來安置AI失業人口,而且相較于重新分配各自有主的存量財富,在增量財富中抽稅然后拿去補貼失業人口,這種方式無疑不會引發既得利益者的反感。如此一來,伴隨著AI革命而注定到來的失業浪潮,中國社會平穩度過的可能性,就要比美國要大的多。
總而言之,拋開股市,回到技術本身。中美AI競賽,中國雖然在算力方面確實有落后,但由于方向、路徑和側重點的不同,整體而言咱不僅沒有落后,甚至反而更加科學,更加先進,更加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畢竟硬件落后可以追,而路徑和方向的選擇差異——鑒于這玩意跟經濟基本面緊密相關,美國去工業化,消費主導的經濟基本面,決定了它的AI發展,基本不可能在生產端方面有什么突破——就算突破了,那也只是給掌握全球最大工業體系的中國做嫁衣。
所以,對于chat、sora的劃時代突破,大家完全不必恐慌,更不用聽那些要么無知,要么別有用心的媒體自媒體一驚一乍——且不說這個劃時代更多的是金融泡沫催生出來的劃時代,哪怕真是實打實的真劃時代,其實也沒啥——美國這些玩意,咱們都可以抄襲模仿(當然你也可以好聽點說致敬),但咱們玩的這一套工業AI,早已深陷金融毒品不能自拔,舉國去工業化不可逆轉的美國,是注定模仿不了的!
本文為老云看天下58節。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創文章,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老云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