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洗牌已經開始,高合這個高調的品牌似乎注定要以悲劇收場。
從早期的辟謠及部分門店關停到如今的宣布停產停工6個月和延遲發放工資,高合汽車正在經歷最困難的時期。
印象里,高合汽車的知名度遠低于我們日常熟悉的造車新勢力。
這家高調又神秘的造車新勢力在官網有著如此的介紹:高合汽車是華人運通旗下目前中國定位最高的智能汽車品牌。
“我們創造作品,而不只是生產商品。”這是高合創始人丁磊曾公開講過的創業理念。但相比打造三電、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核心技術,丁磊選擇的路線則是用“豪華”去構筑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以酷炫的硬件配置和高昂的價格來體現豪華屬性。
賈躍亭的夢想,早有人悄悄的替他實現了。
但高端電動車的戰場,儼然不再是3年前的光景,卷智能拼裝備的代價則更加昂貴,以高端豪華車定位切入這條賽道,難度更是地獄級。
目前,高合共有三款在售車型,HiPhi X、HiPhi Z和HiPhi Y。X售價區間為57萬元-80萬;Z售價51萬元-63萬元;Y售價區間為33.9萬元-45.9萬元
2023年12月,高合汽車的總銷量僅為564臺,在中國市場所有新能源中排名倒數第二,僅次于廣汽豐田。
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高合區區這點銷量實在拿不出手,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理想2023年銷量超過30萬輛,小鵬、蔚來年銷量突破10萬輛,零跑、哪吒年銷量也遠超高合。一個行業共識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若無銷量規模便無法實現盈利,提升銷量規模成為高合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個公司一年幾千輛,一個月1000多輛的銷量,大概率是虧錢的。當銷量不能成為其存活的根基時,它就必須要有更直接的資金來源。
事實上,從2017年成立至今,高合的融資屈指可數。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之前,高合只在2021年11月獲得過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50億元的授信支持。2023年年中時,沙特投資部和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人民幣399.29億元)的協議,雙方將成立從事汽車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
由于高合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短期內自我造血無望,自然而然高度依賴資本輸血。只可惜,高合并未獲得中東資本實打實的資金支持,加劇了其資金鏈緊張程度。而缺錢引發的連鎖反應,讓高合壓力山大,被迫走到停工停產6個月這步,也徹底讓其提升銷量的計劃破滅。
不僅對員工士氣、訂單正常交付造成不小的沖擊,或興起員工離職潮,更致命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進則退,此時高合按下暫停鍵,大概率等同于永久暫停,出局甚至倒閉已成定局,再想翻身難如登天。
如今,無論在電動化還是智能化,燃油車還是電動車,總之越往高端的方向走,競爭會更加激烈,產能供應釋放一旦過度,需求就會顯得相對不足。
而更殘酷的現實是,對于現金流出現問題的車企,如果無法通過融資將企業從生死線邊緣拉回,繼續下去已經是負隅頑抗了。因為負面新聞對銷量只會有更不利的影響,一旦倒下,用戶的權益便成為了“空頭支票”無處兌換,操著這樣的擔心,誰敢放心買它家的車啊。
高合到底還能撐多久?這是以丁磊為首的管理層必須面對的一大靈魂拷問。鑒于資本注資可能性越來越低,高合能仰仗的“白衣騎士”只剩下汽車同行,即被收購或許才有一線生機。
2024會比2023更卷,拔尖出頭、守擂拓盤、每一天都會是不眠之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