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是世界聞名的美食大國,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還是海洋生物,我們都能做成美味佳肴,端上餐桌。
曾有人說過,如果一個民族連難以想象的食物都可以發現和制作出來,那么就說明這個民族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也經歷過許多艱難磨難。
的確,我國的人口基數巨大,又是農耕經濟,在原來生產還不發達的古代,經常有旱澇、蝗災等等。
大災后就是大疫,接著就會鬧饑荒。為了生存,很多人甚至易子而食。
這樣的處境就讓我們的祖先發現了許多可以食用的食物,也就拓寬了我們中國的美味菜肴。
有的食物我們都很難想象是怎么被發明出來的,例如酸甜可口的番茄烏梅,又或者有人愛有人恨的折耳根。
第一個知道他們的人是如何發現的,讓人浮想聯翩。
雖然我們的菜譜范圍特別的廣,但是我們身邊卻沒有吃貓肉的,這是為什么呢?
一、貓的來源和象征
我們現在養的寵物貓,其實并不是我們自己流傳下來的,家貓最早的記載是從東漢開始,第一批被當作寵物來養的貓來源于印度。
但并不是說我們中國原來沒有貓,而是那時候沒有流行養寵物貓。
記載貓的史料有很多,其中《詩經》中的“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最為大家所熟知。
這里的貓在古代其實指的是在野外的野貓,叫做山貓,山貓是貓科一類動物的統稱。
在那時,山貓已經屬于野外的中型猛獸了,它的食物還包括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比如小鹿等,是不適合馴養和當寵物。
東漢以后從印度來的小貓深受大家的追捧,逐漸地就開始有大戶人家養寵物貓。
到后來養貓越來越流行,不管是有錢人家還是貧苦人家都可以養貓,貓咪溫馴的性格也深受人們喜愛。
而且在古代,貓咪有著勤勞和忠厚的形象,與狡黠的老鼠對比明顯。
小時候常聽十二生肖貓沒有選上的故事。
故事說貓和老鼠是好朋友,貓對老鼠說,明天天庭要選十二生肖,你起床的時候請順便叫醒我,我貪睡怕起不來。
老鼠連連答應,但第二天卻沒有叫醒貓咪,自己偷偷到天庭競選去了。
于是老鼠就排了第一,貓沒有排上。老鼠回來還和貓狡辯,說是怕貓跑得太快和他爭第一名。
貓一氣之下將老鼠一口吃掉,從此貓鼠就成了天敵。
這個故事屬于神話一類,沒有科學性,也缺乏真實性,但是對貓和老鼠的印象卻這樣流傳了下來。
捉鼠這一能力可以保護莊稼不被田鼠糟蹋,也讓貓咪深受農民的喜愛,農戶家里也常常養貓。
除了我們中國祖祖輩輩對貓的特殊情感,外國也同樣對貓有著不同的理解。
例如,在日本,我們最熟悉的形象就是憨態可掬的招財貓。
在日本文化里,招財貓有著吉祥、招財進寶的含義,很多店鋪都會擺著招財貓。
這樣的現象也流傳到了我們中國,招財貓可以象征著財源廣進、財富流向我家,在現代社會也很常見。
在古埃及,貓被視為女神巴斯特的化身,象征著智慧和庇佑。
巴斯特常以貓的形式出現,當家中飼養的貓咪離世時,家人會舉家哀悼并剃掉自己的眉毛來祭奠過世的貓。
在土耳其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種貓,它們在陽光下自由自在。
居民們把貓咪看作是好運的化身,人們會給貓投喂食物,熱情地撫摸它們,對貓咪的情感非常的豐沛。
在大部分國家,貓都有著神秘和優雅的色彩。
我們古代還將貓視為一種邪靈動物,有一種巫蠱之術就是養貓鬼,貓鬼是巫師飼養的貓。
通過做法將貓的靈魂附在被害者的身上,然后就可以操控他們的意志,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就將貓視為一種能夠依附靈魂的動物,有著通靈的能力,這種形象就很接近古代的貓鬼。
貓作為寵物有時性格也很高傲,它可以違背主人的命令,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看似溫馴,但實則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作為寵物,許多主人也對自家的貓咪無可奈何,貓不像狗會主動討好主人,它們往往只做自己來吸引別人。
二、李時珍對貓肉的評價
前面我們說過,我們國家的食譜非常廣,基本上能吃的東西,我們的老祖先都吃了個遍。
所以我們要相信老祖宗嚴選,沒有被老祖宗定為食物的東西,一定有他們的道理,可能是真的難以下咽。
之所以我們身邊沒有吃貓肉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貓肉的口感非常差。
李時珍曾這樣寫道“然貍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物,故用之者稀?!?/p>
李時珍所說的貍肉實是果子貍的肉,他說果子貍是可以吃,但是貓肉就不行。
是說貓肉肉質不好,而且非常難吃,所以吃的人很少,也不把它當作食物。
當然,現在果子貍屬于國家三級保護動物,是不可以食用的。
《本草綱目》中記載貓肉的味道非常酸澀,與民間流傳的“貓肉很酸”的說法一致。
而且貓肉的肉質緊而干,肉量又少,比貓肉好吃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我們不吃貓肉。
像我們主流的肉類食物,豬肉、牛羊肉甚至是雞肉,都能夠達到量產的規模,可以提供的數目非常大,所以才能成為主流食物。
但是貓肉很難達到這樣的規模,而且貓吃的東西也比較精細,這樣飼養成本也高,實在不宜成為餐桌上的食物來供應。
另外,像豬吃的是粗糧,或者是一些纖維類食物,牛羊吃的是草,而貓吃的是老鼠。
在我們的印象中,老鼠充滿了病菌,所以貓肉如果成為我們送入口中食物,可能會讓我們產生心理上的抵觸。
難以想象,貓肉中的寄生蟲和病菌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也有醫書記載,貓肉有藥用的功效,但是藥力遠不及其他食物和藥品,這一點點微末的功效也漸漸被人棄用。
粵菜中有一道菜,其中有一樣食材就是貓肉。
在廣東一帶,有極少數人會吃這道菜,但是大部分人認為貓肉的口感不好,制作過程也比較繁瑣,所以不會選擇這道菜來食用。
這道菜基本已經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
三、現代社會的貓
如今愛貓人士越來越多,養貓的家庭也不在少數。
貓作為寵物中常見的一種,是人們忠實的朋友,大家對貓的感情也非常的深厚。
作為寵物,貓常拿來和狗進行對比。
相比于狗經常需要遛彎,貓對于環境的要求就沒有那么多。
不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遛,高興的時候拿逗貓棒陪它玩一會兒就可以讓它開心。
人們常說狗是拆家大隊的一員,一個照看不到家里就大變樣。
裂成兩半的拖鞋,殘碎的衛生紙,掀翻的桌椅、板凳等等,都讓主人們青筋暴起。
反觀貓就沒有這樣激烈的拆遷活動,他們的過激行為頂多是咬咬數據線,在家里柜子上來回跳,或者撓撓沙發。
我先聲明,我沒有要說狗狗的壞話。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喜歡貓的人會覺得貓咪哪里都是優點,喜歡狗的人也會包容狗狗的不足。
因為大家養寵物時間久了,都會把喵星人、汪星人都當作是自己的家人,給它們足夠的耐心和愛。
但是也有很多壞人,仗著貓弱小無助對他們的生命和健康肆意踐踏。
甚至有無恥的變態之徒,將虐貓的視頻販賣到不良網站,以牟取利益。
當看到弱小的生命遭受無辜的摧殘,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會感到難過。
有很多愛心人士自發的組建了救助流浪貓的隊伍,為那些受到傷害或者流浪街頭,感染病癥的貓咪進行免費的治療。
當一個弱小的動物奄奄一息的在街邊哀嚎,它陳述的是全人類的罪惡。
對于喜歡貓的人來說,他們一定會主動的去愛護貓,保護貓。
而對不喜歡貓的人,也希望就算不喜歡,也請不要傷害他們。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不應該用我們的強大去欺凌弱小,碾壓他們本應該活著享受世界的權利。
結語
貓現在作為常見的家養寵物已經不再會被當作食材擺上餐桌,相比于狗肉,兔肉,貓肉的味道也很差,所以不被人食用。
就算之前在廣東一帶,有人吃貓肉做的菜,但現在基本已經見不到了。
我們老祖宗棄食貓肉,就是因為貓肉的口感太差,不如其他食物好吃,就算是為了飽腹,我們也有更多的選擇。
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俱全,食材不好吃是不被擺上餐桌的最重要的原因。
又因為貓在古今中外都有特殊的象征意義,所以大家對貓的感情比較特別,吃貓肉的極其少見。
在現在貓的地位越來越高,鏟屎官們甚至可以反過來討好自己的貓咪。
希望喵星人和人類能夠美好相處,不管愛與不愛,我們都應該對每只貓的生命有最起碼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