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六爻皆陽,是一個非常純的卦,“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孟子“養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就是乾卦的感覺。為了備課,我常常整天都沉浸在一個卦中,去體會卦象、思考易理,就讓這一天純化了、凈化了,也就是“乾化”了。
不過,另一方面,乾卦的純粹又并不意味著不問世事、與物隔絕,而是越純一越能“六爻發揮,旁通情也”。靜坐之理,也是這樣。通過靜坐獲得的純粹,恰恰為了更好地感知萬物,提高天人感通、成己成物的能力。
乾卦的純粹性直觀可見:上下皆乾,六爻皆陽,有“吾道一以貫之”之象。卦辭“元亨利貞”之“元”,其實就是這種純粹性。當然,這是一種豐富的純粹性,蘊藏著無窮的可能性。
所以,當“元”開花結果,就有“亨”之暢達、“利”之美好,“貞”之固藏。“貞”就是自始至終,貞一自守,仍然是從“元”發出來的純粹性,只不過是經歷了豐富展開和收獲之后的自反。
《易》云:“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春生之元、冬藏之貞越是抱緊最單純的生命本質,夏之亨、秋之利就越見豐富多彩。
《易》云:“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然則原始要終之質,元也貞也;相雜之時物,亨也利也。
“初九”就是第一個陽爻。但為什么稱“初”不稱“一”?這個道理有點像《春秋》“元年春王正月”的變“一”為“元”,都有慎始之義。當然,《春秋》始元之義還要更重,有相當于“元亨利貞”之“元”的層面,但也有相當于初爻之初的意思,即意在提醒讀者:這是一個開始,而不是機械排比意義上的一二三四五六中間的某個點。此意亦可見諸第六爻之稱上爻,有善終之義,可以提醒讀者這是一個結束,有可能面臨“窮”的處境,也有可能蘊含“窮則通”的轉機。“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于此亦可見之。
事物的開始和結尾總是充滿危機。一個人的初生和離世,總是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特別需要慎始善終。“初”“上”爻之稱,即在提醒讀《易》之人慎始善終,警惕物之開端與終結的時刻,使之跳脫一二三四五六的麻木序列,綻出于生命存亡的覺知之中。
正月之為正,不也在此嗎?
在竹簡上寫了兩個乾卦書簽,分享給朋友們。有興趣收藏的朋友,請掃最后一張圖二維碼參拍,附送簽名本拙著《詩之為詩:詩經大義發微卷一》,明天(2月13日)晚上九點截拍。拍得的朋友請加我微信daolis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