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我們全家吃罷早餐,帶上些許水果和炒飯,開車走進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邕江岸邊。只見一橋飛架北南,千頃草坪被瘦柳梧桐掩映著,遍地自助帳篷“蒙古包”似的生長在了邕江的波聲濤影里。
廣西首府南寧市,邕江一水中流,于城內蜿蜒綠淌。這條古老的河流蕩漾著碧波,宛若多情的眼眸。我喜歡它端莊雋秀的柔美性格,更喜歡它輝煌厚重的歷史遺存。據不完全統計,南寧有不可移動文物592處,可移動文物32萬件;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242處、文物點302處。并有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還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石窟、石刻等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遺址。
早春邕江。兩岸綠化區被春光涂抹得蠢蠢“綠動”,飛越南北橋下有各類船只往來穿梭,垂釣者的目光于細波蕩漾的水面上漂浮著,宛如朵朵睡蓮。漁舟載春陽,與剛剛現青的蘆葦在花叢野卉“搖將”呼應。離江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氣勢恢宏的文化中心,似鯨臥波,若輪起航。它集大劇院、圖書館、文化館、活動中心等設施于一體,有著南寧最大的文化綜合體之稱,向世人張開雙手,傳承邕江文化,眺望千載風流。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邕江交融,塑造著八桂氣度風韻。千百年來,廣西邕江灣流為曲、楫櫓作歌,滋養了廣袤的桂中大地,邕城應河而生。在廣西桂中以邕江為主體,稻米果蔬、花生甘蔗、木材山藥等物產從這里運往海外,并由此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靜靜邕江。賦予了我閑逸之情,讓我一邊迷離于江邊漫步,一邊回憶少年往事,那些如煙歲月便重“蒙太”腦海,令人舒心愉悅。而“閑逸”,似乎又是對邕江自由心境的最恰當描述。仿佛置我于早春臨摹的一份田園風光,于盛夏采摘的一籃芬芳花事,于深秋收獲的一幅豐收景象,于寒冬珍藏的一場大雪紛飛。讓大自然的美情美景都留在眼中和心間,且以閑逸之情將歲月勾勒得無限美好,用嫻雅文字描繪人生的精彩華章。
閑逸邕江。如林語堂《幽夢影》“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定格著江一定要有魚和船的蹁躚,才會更具活力,活靈活現;水一定要有清泉灌注,才會更清澈,更有氣質;人生亦是如此,也需要一種閑逸之情,才會把光陰過成“自由美好”,過成“詩情洋溢”,過成“花天酒地”。林語堂用清雅而清新的文字,自持閑逸,把光陰浸染得古意縱橫,詩詞悠悠;開門見河,推窗賞月,成為邕江尋常的生活剪影。
人一般都有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愛夢一般的向往。而在邕江邊,既可以踱步,淺吟低唱;又可坐下,靜默沉思;既可登臨,憑欄遠眺;又可觀潮起潮落,伴孩風箏。清風徐來,使你心緒寧靜,感知忠貞摯愛,感受寒來暑往,感悟悲歡離合,凈化自我提升,與詩詞歌賦深度交融。并懷先賢,追問內心。與歷史對話和山水共鳴。
作者 楊建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