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喬喬。
今天我們來聊聊《大宅門》中的白玉芬。在大宅門的眾多孩子中,白玉芬可以說是童年過得最為艱難的一位。盡管如此,她卻最終活成了最為幸運的人,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么奧秘呢?
1
白玉芬是白家四代的姑奶奶中,經(jīng)歷最為坎坷的一位。她的父親,白家的大爺,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官司身陷囹圄,被判斬監(jiān)候。
隨后,大奶奶因絕望而選擇上吊自殺,留下了幾個無依無靠的孤兒。
白玉芬的童年并不幸福,缺乏父母的庇護(hù)。她們?nèi)缤瑹o根的浮萍,孤苦無依。
幸運的是,二奶奶用她的慈悲心腸庇護(hù)了白玉芬的成長,否則她的生活可能會更加悲慘。
后來,白玉芬被嫁入濟(jì)南的提督府,這是一樁由白家和路家共同安排的婚姻。
一般而言,遠(yuǎn)嫁的姑娘如果沒有強大的娘家作為后盾,在夫家的日子可能會很難過。尤其是在大家族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得罪人。
白玉芬卻是個例外。她不僅在夫家過得風(fēng)生水起,還將生活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或許可以從白玉芬兒時的經(jīng)歷中找到。當(dāng)她的父親白大爺還在世時,他經(jīng)常幫助白三爺彌補虧空,導(dǎo)致大房的生活一直捉襟見肘。
孩子們過年時甚至沒有錢做新衣服,因為“窮”,白大爺一家一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2
后來,白玉芬在二奶奶的庇護(hù)下生活,但二奶奶并非她的親生母親,難免有疏忽的時刻。
所以,她從小就學(xué)會了察言觀色,每天行事謹(jǐn)慎小心,生怕得罪家中的任何人而被趕出家門。
孩子之間免不了磕磕碰碰,白玉芬也時常受到委屈。但是這些經(jīng)歷讓她學(xué)會了忍耐和寬容。
白玉芬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方面,也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她擅長與人溝通,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她是一個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女人。
白玉芬在大宅門那樣的復(fù)雜環(huán)境中成長,又在二奶奶身邊耳濡目染,白玉芬早已掌握了為人處世的技巧。
當(dāng)她嫁入提督府后,這種能力依然得到了保持。提督府是大戶人家,她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在楊九紅為自己贖身之后,白玉芬與白景琦以及幾位掌柜的飯局中,她曾巧妙地說:“你們猜我公公說什么了?楊九紅是誰都忘了!”
白玉芬的話說得非常有藝術(shù)性,面對一個長期被包養(yǎng)的女人,路老爺怎么可能忘記呢?她這樣說的目的既是為了維護(hù)公公的面子,又贏得了白景琦的好感。
就楊九紅這件事而言,足以證明白玉芬的口才有多出眾,思維有多敏捷。
3
楊九紅在生完孩子后獨自留在濟(jì)南,也是白玉芬擅作主張把她帶回了北京。
白玉芬深知楊九紅的厲害之處,當(dāng)初正是楊九紅坐在提督府門前三天三夜,憑借著她的伶俐口才,成功說服了白玉芬。
她認(rèn)為,白景琦身邊正需要這樣一位得力助手。白玉芬此舉,既是為了讓白景琦和楊九紅對她心存感激,也是出于她對家族未來的深思熟慮。
白景琦作為大宅門未來的當(dāng)家人,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娘家兄弟作為支持,而她的兄弟們卻無法與白景琦相提并論。
這并非白玉芬心機深沉,而是她明白人活著需要有遠(yuǎn)見,否則必將面臨眼前的憂患。
除此以外,白玉芬無論是治家能力以及經(jīng)商都相當(dāng)出色。這一點,得益于她的聰明才智。
當(dāng)白玉芬步入中年,兒子小培拿著他爹的槍,在妓院用槍打傷人。并且引得有人前來勒索 20000兩銀子!
白玉芬得知這件事,面對敲詐的人,依然面不改色、從容不迫。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冷靜和智慧。
她知道,面對這樣的危機,僅憑憤怒和恐慌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唯有保持理智、采取果斷行動,才能化險為夷。
白玉芬這種臨危不亂、果斷決策的作風(fēng),顯然是繼承了二奶奶的獨特風(fēng)格。
若白玉芬是男兒身,憑借著她的勇氣、智慧和菩薩心腸,她的成就恐怕連許多男子都難未必是她的對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