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CHINESE NEW YEAR
Best wish for you
2023年,我們做好學術服務,出版了一些有特點、有分量的圖書,獲得了多個大獎;我們與專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緊密聯系,召開了“考古科學大會”;我們開展新書發布和圖書座談會,讓更多讀者了解考古“好書”;我們的賽博古發表文章54篇,年度閱讀量5.8萬次,讓更多朋友認識了我們。
2024年,我們將繼續踐行“融入學術活動,做強專業出版”,持續深耕傳統業務,努力開拓數字化、融媒體等新業態,等你來參與!
翻開新的篇章,
2024,
有你真好!
???
“最厚重”的考古報告
《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 · 2004卷:全2冊》系長江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連續出版的第八部科學發掘成果的正式報告集。全書收錄考古發掘簡報51篇,全國43家文物考古科研單位參與編寫,時代涵蓋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經歷夏商周直至宋元明清。
“最隆重”的手繪線路圖研究
《〈黃河流域十年實地調查記(1914—1923)〉 手繪線路圖研究》《〈黃河流域十一年實地調查記(1923—1933)〉 手繪線路圖研究》,叢書共三冊,研究者通過空間位置配準,與現代地圖疊加等方法,對照整理了230余幅手繪地圖。叢書布面精裝大八開,全書手工四開折頁雙語對照大地圖,1000余張老照片調色修圖重置,全方位重現百年前中國北方圖景,回顧了黃河流域的科考探索與人文紀實之路,重溫了穿越時空的科學精神。
“最具神秘色彩”的窯址報告
歷經900余年滄桑的張公巷窯一直備受關注,因發掘地點、地層疊壓的緣故,2010—2012年的前四次發掘,只在《中國文物報》和《2004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上發表簡要成果。
《汝州張公巷窯遺址》作為對前四次發掘過程及成果的首次詳細披露,不僅為讀者展現了張公巷窯的青釉產品及制作工藝,還全面介紹了張公巷窯遺址的遺跡和遺物,使讀者對唐宋元明時期當地百姓使用的瓷器品種及來源等有較多的了解。除按照慣例附錄有科技檢測單位的瓷片成分分析報告外,還附錄了參與瓷器修復和繪圖的幾位技工撰寫的心得體會,可讓讀者更多地了解張公巷窯青瓷器的一些細節。
“最具開創性”的學科著作
《水下考古學概論》是中國學者編寫的第一本水下考古學著作,充分吸收了國內外水下考古學理論、技術與方法的新成就,又結合了我國水下考古30多年發展的歷史積淀和最新成果。
“最超鏈接”的文化遺產知識科普題集
?????《中國文化遺產知識2500題》通過選擇題的形式帶領讀者探索中國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紛繁復雜的文明歷史中擷取知識精粹,在浩如煙海的遺產知識中汲取古跡新知,架起文化遺產與公眾讀者的鏈接。
? ? ? ? ?
“最好評如潮”的科普讀物
《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由來自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界的20位專家聯手撰寫的一本“小書”。入選2023年9月中國好書、10月黨建好書、第六期京華好書、10月光明書榜,還入選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3年度好書。
“最全面”的新疆和田玉知識百科全書
《中國新疆和田玉》由近百位專家學者歷時10年編撰而成,對新疆和田玉的玉料、工藝、藝術和歷史做了系統而詳細的論述,是關于新疆和田玉多學科研究的集大成者,也是專業人員研究新疆和田玉的工具書,更是廣大愛好者學習新疆和田玉知識的必備工具書。
“最厚積薄發”的系列叢書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系列叢書計劃出版30卷,是國內首套,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器類信息最多、文字規模最大的青銅器研究著作。已出版的19卷獲得2023年公布的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優秀學術成果獎三等獎。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系列圖書從2017年開始啟動,先后召開了8次出版研討會,十余位作者共同參與,耗時5年最終完成,獲得2023年公布的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優秀學術成果獎提名獎。
“最獨具匠心”的圖錄
《輝煌中軸》收錄了來自全國17家文博單位的53組(件)文物,以“物”證史,揭示北京中軸線禮樂交融、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從北京中軸線視角詮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對北京中軸線的思想源流、歷史發展、公眾化進程和保護工作等進行了系統闡釋,展現古都北京中軸線的壯美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本書裝幀工藝復雜,外層函盒燙金,整體打籠線,拉鏈裝;腰封印專金、黑,燙金;封面選用紙面精裝,裸脊裱布,燙金、面裱壓凹;內文六色印刷(四色+專金,過油),天頭、地腳、前口噴色。
“最具儀式感”的新書發布
2023年12月22日,“考古北京(2023)——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汽車博物館最大的新聞發布廳順利舉辦。會上,由我社出版的《金中都(2019~2020)城墻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和《北京長城考古(一)》兩部最新研究成果正式面向公眾發布,并舉行了相關贈書儀式。會后,與新書發布相關的媒體報道多達15篇。
“最盛大”的學術活動
考古科學大會,是由科學出版社倡議,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局共同主辦的,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全國70余家考古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一場盛會。
《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 · 2004卷:全2冊》(1158元)
《中國新疆和田玉》(800元)
《輝煌中軸》(588元)
《汝州張公巷窯遺址》(420元)
《北京長城考古(一)》(380元)
《金中都(2019~2020)城墻遺址考古發掘報告》(328元)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方彝卷)》(228元)
《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98元)
《中國文化遺產知識2500題》(98元)
2024年是科學出版社建社70周年,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關于我社有任何感想,對我社以往的微信、圖書等有什么想法和建議,請關注后在本條推文下留言,歡迎點“在看”或分享至朋友圈。
我們將根據留言的質量和點贊數量,對排名前十的幸運粉絲依次送出以上福利中的一本。
點贊截止時間:2024年2月23日12時。
結果公布時間:2024年2月27日上午。
敬請期待。
福利加碼
您以為我們的福利就到此為止了么?當然不是,我們還將持續奉送考古文博出版圈的光和熱,彩蛋在此:隨機抽十人免費贈送審校意見,無論您的論文還是書稿,無論您想發表在何處,都可以私信聯系后臺免費得到我社的一份電子版審校意見,供您參詳。
等等,要是沒有中獎怎么辦,當然不能讓您空手而歸,我們還準備了人人可得的大禮包,如果您正煞費苦心地琢磨如何編好一本考古報告,而不知該從何下手,您后臺留言即可,我們將在開獎日期后,奉上由我社資深編輯悉心凝練、新鮮出爐的電子版考古報告編寫規范一份(或由責任編輯下場指導也不是不可以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