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補鈣是老年人的事情,和年輕力壯的自己毫不相干。實際上,補鈣是健康的重中之重,必須從年輕時抓起!
30 歲之前,鈣的攝入越多,骨量峰值越高;30 歲之后,骨頭吸收鈣的效率逐漸降低,每天的流失量>吸收量,這時候才開始補鈣,效果就沒那么好了。
實際上,鈣是國人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它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但在“補鈣”這件事上,國人一直存在不少誤區。
01.
補鈣的誤區
喝骨頭湯補鈣?
錯。熬制很難把骨頭里的鈣溶解出來,即便加醋也幫助不大,因此,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微乎其微。每 250ml骨頭湯僅含有3mg的鈣,而1ml牛奶大約含 1mg的鈣,1盒(250ml)牛奶可以抵得上8碗骨頭湯中的鈣含量。
而且骨頭湯油脂及嘌呤含量多,升糖指數高,非但不利于血糖控制,還容易使血脂、血尿酸升高,因此,骨頭湯還是少喝為好。
多吃蝦皮可以補鈣?
錯。蝦皮確實鈣含量很高,每100g 蝦皮富含 991 mg鈣(大約是牛奶的十倍),但其中的鈣主要儲存在蝦殼中,且并不易被人體吸收,同時蝦皮也是高鈉食物,攝入過多的鈉會對心血管不利健康。
多吃鈣片可以補鈣?
我們所說的鈣攝入量指的是元素鈣的含量而不是鈣片的重量。例如:1片鈣爾奇D含碳酸鈣1500 mg,碳酸鈣含40%元素鈣,那么1片鈣爾奇D所含元素鈣的量為600mg。且腸道對鈣的吸收存在上限,一次性補太多,反而吸收不了,還會導致胃腸道不適及便秘。另外,鈣攝入過量還可能可能導致高鈣血癥,引起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并發癥。
02.
補鈣的標準
每天攝入800mg的鈣,可滿足絕大多數成年人實現理想骨健康對鈣的需要。
建議男性50歲、女性40歲后,應關注自身骨骼健康,定期監測骨密度。對于雖未達到推薦量,但骨密度依然在同齡人中較好者,可以略為放寬;對于骨密度較低或有骨量減少的人,盡可能達到推薦攝入量,嚴重時馬上就醫。
03.
如何科學補鈣?
想攝入充足的鈣,專家建議每天這樣搭配飲食:至少喝300g純牛奶/酸奶,或吃30g奶酪;吃300~500g蔬菜(生重),其中深綠色蔬菜占一半;1~2兩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半兩(約1湯匙)堅果仁或1小勺芝麻醬;1~2兩魚蝦貝類、少量蝦皮(比如取5g做湯)等。
在此基礎上,還要做到適量吃肉禽蛋、少鹽、少酒和戒煙。
牛奶及奶制品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含鈣量可以達到100~110mg/100ml,而且鈣、磷比例適當,利于鈣的吸收。
豆類及豆制品(豆腐、豆腐干、豆皮等)的含鈣量很高(110~140mg/100g),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食用。因為大豆制品中蛋白質含量較高,一次食用過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每天食用100g左右豆制品即可。
魚、蝦、貝類、海帶等海產品也是較好的補鈣食物,100g魚類含鈣50~150mg,100g貝類含鈣量多高于200mg。但海鮮過敏者需謹慎食用。
菠菜、油菜、芥藍、小白菜等深綠色葉菜含有較多的鈣質(100g大約含50~130mg鈣),建議每天多吃點綠葉蔬菜。但要注意,在食用前最好用沸水焯3~5秒,將綠葉菜里面的草酸去除,這樣就不會影響鈣的吸收了。
不少人家中常備堅果、種子類當做健康零食,其實它們也是補鈣的優秀食材。堅果中鈣含量最高的是炒榛子,能達到815mg/100g;杏仁和巴旦木的鈣含量也能到260mg/100g 以上。注意:堅果和種子中的脂肪含量較高,不宜食用過多。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每人每周吃50~70g堅果為宜,也就是每天一小把即可。
如果不能從日常膳食中獲得足量的鈣,就應適當服用鈣劑。普通人群補鈣常選用含鈣量高的無機鈣(如碳酸鈣)。老年人常伴有胃酸缺乏及消化不良,對無機鈣吸收差,因此建議選用有機鈣(如枸櫞酸鈣)。
鈣的單次攝入量不宜超過500mg,一次補得太多也吸收不了。舉例來說,假如每天需要補600mg 鈣,早餐后、中餐后、晚上睡前各補200mg 比一次性補600mg吸收好。
另外,長期缺乏戶外運動,久坐不動是讓鈣流失加快的重要原因,增強運動可以減少或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建議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鼓勵做一些高強度有氧運動,加強抗阻運動如舉啞鈴、彈力帶運動等,每周2~3天。
同時,曬太陽也是補鈣的重要方式。鈣的吸收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維生素D,有80%都是在紫外線作用下在皮膚表皮合成的,因此室外有陽光時,千萬別讓身體錯過補鈣的機會。
補鈣是個系統工程,記得趁年輕做起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