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著名喜劇演員鞏漢林自編自導的電視劇《我家娶了花木蘭》在芒果TV和樂視視頻上線大結局,觀眾可觀看全集。這樣一部云集21位相聲演員和眾多喜劇明星的勵志喜劇,將給今年春節熒屏增加喜慶氛圍,適合大家假期在家觀看。
《我家娶了花木蘭》是鞏漢林喜劇進入演藝圈三十多年首部執導的電視劇,是他喜劇編導和表演才華的一次全面展現。全劇把職場、商戰、愛情、家庭、喜劇等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在詼諧幽默中講述了一個跌宕起伏的勵志故事,充滿溫情和正能量,盡管有一些缺憾,但誠意滿滿。
多元素融合講述跌宕起伏故事
鞏漢林主演的經典春晚小品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主演和參演的影視作品也有很多觀眾看過,但要說到他擔任導演和編劇的電視劇,《我家娶了花木蘭》是第一部。
不過,鞏漢林并非“演而優則導”,早在1988年,他就憑借創作小品《國粹異彩》獲得天下大獎賽“大連星海杯”創作表演三等獎。2008年,他執導舞臺喜劇《戲里戲外戲中戲》取得良好反響。2019年,他還曾監制并主演電影《小巷管家》。
這次擔任電視劇《我家娶了花木蘭》的總導演和編劇,堪稱是他30多年喜劇表演和創作經驗的一次厚積薄發,從該劇1月25日上線播出至今呈現給觀眾的效果來看,無論是劇本還是導演手法,都展現出一位優秀喜劇藝術創作者的深厚功力和對生活的敏銳觀察。
在短視頻和短劇盛行的時代,單一類型或元素不夠豐富的電視劇,已經越來越難吸引觀眾。鞏漢林在創作《我家娶了花木蘭》劇本時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契合新時代觀眾的觀劇需求,把職場、商戰、愛情、家庭、喜劇等多元素融合在一起,通過輕松幽默的表現方式,講述了一個跌宕起伏、戲劇沖突強烈的故事。
劇中,有對職場性別歧視的揭露和批判。奚望飾演的女主角金英杰在求職過程中遭遇的種種挫折,是現實生活中職場對女性不公的真實寫照;有對民營企業面臨殘酷商戰的描寫。郝家創辦經營的好運服飾公司,內部面臨副總經理王德才陰謀“篡位”未得逞后另立山頭惡意競爭的威脅,外部遭遇美籍華裔奸商閆酷仁企圖低價收購,奪取公司控制權的殊死博弈;還有對男女主角愛情、郝家和金家家庭親情的刻畫,對娛樂圈草臺班子劇組的諷刺……
豐富的元素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沖突和觀賞性,拓展了該劇對都市現實生活各方面的描摹和展現,成為吸引觀眾觀看的重要因素,作為該劇編劇的鞏漢林居功至偉。盡管因為故事線較多,元素融合需要過程,導致前幾集劇情有些分散,主線不夠清晰,但隨后漸入正軌。
詼諧幽默中喜劇群星塑造角色
作為《我家娶了花木蘭》的總導演,鞏漢林一方面展現出自己在中國喜劇界尤其是相聲小品界的強大影響力,另一方面很好地把控住該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使得全劇不僅有看點和笑點,更向觀眾傳遞了溫情和正能量。
為了導好自己首部電視劇,鞏漢林請來21位相聲演員和多位喜劇演員主演和參演《我家娶了花木蘭》,組成了鞏天闊、奚望、鞏漢林、金珠、徐熙顏、尤憲超主演,方清平 、李偉健、白凱南、苗阜、劉流、劉惠、潘長江、李菁、毛威、何云偉、遲永志 、侯振鵬、陳印泉、王玉寧、回想、萬宇、付強、陳曦、侯林林、郭天翼、王嵐、方圓圓、尹北琛、王馨悅、王小瑩、王彤羽、李雪歌、黃豆豆、高藝心的強大喜劇陣容,這在國產影視創作中沒有先例。
21位相聲演員對角色的準確拿捏,消除了觀眾對他們在電視劇里說相聲的擔憂。“冷面笑匠”方清平扮演女主角金英杰的父親金元寶,傳神地演繹出角色的善良正直和對女兒的慈祥;
劉流顛覆自己在鄉村喜劇中“劉大腦袋”的憨傻形象,成功塑造了貪腐官員海主任;李偉建一改舞臺上說相聲時的百般變化,化身為奸詐陰險、笑里藏刀的小人王德才;
尤憲超將相聲演員的捧逗巧妙運用到“萬事通”這個角色中,卻絲毫沒有違和感;白凱南將戲中戲里穿越“皇上”演繹得活靈活現,呈現給觀眾一個現世活寶的喜劇人物。
劇中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相聲演員,比如陳印泉扮演的“八卦狗仔”,侯振鵬、遲永志塑造的溜須拍馬的“股東”都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相聲演員回想,他本身的職業是律師,鞏漢林請他在劇中就扮演好運服飾公司董事長郝運來的律師,其表演不僅絲毫沒有相聲演出的痕跡,還將職業律師的睿智和風度演繹得惟妙惟肖。
眾多前輩相聲演員的出色表演,對于在該劇中扮演男女主角的三位青年演員鞏天闊、奚望和徐熙顏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同樣出色地演繹了各自的角色。
劇中,女扮男裝的秘書金英杰(奚望飾演)對總經理郝心(鞏天闊飾演)暗生情愫,郝心卻與外冷內熱的《娛樂快拍》雜志主編兼老總李麗麗(徐熙顏飾演)從不打不相識到情投意合,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是該劇的一大看點。
郝心和金英杰之間演繹了愛情的陰差陽錯,日久生情,有情人終成眷屬;郝心和李麗麗之間則詮釋了不是冤家不聚頭,有緣無份,愛是一種成全,而不是占有。
鞏天闊的表演既有像他父親鞏漢林一樣的喜感,又展現了有為青年的帥氣陽光,成功地扮演了一位有才華、有理想、不等不靠、敢闖敢拼的青年企業家。奚望的表演比她以往的熒屏角色也有突破,很好地塑造了一個外柔內剛、聰慧樂觀、善良溫柔、自強不息的當代打工版“花木蘭”形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
近幾年來,如何在影視作品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其在當代轉化,成為中國影視創作的一個重點課題。去年暑期,《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等電影在這方面有新的嘗試和突破,贏得觀眾喜愛和媒體贊譽。
《我家娶了花木蘭》作為一部當代都市背景的勵志輕喜劇,“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思想內核不僅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一脈相承,但在外在表現形式上,原本很難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
鞏漢林率領該劇創作團隊,從劇名到女主角女扮男裝的情節設定,再到插曲和配樂,甚至連海報設計上,都借用了“花木蘭”這一中國民間傳說中眾所周知的巾幗英雄,巧妙地“舊瓶裝新酒”。
著名音樂人董冬冬擔任該劇音樂監制,負責全劇配樂。片頭曲《你是我的花木蘭》就是一首典型的將民族戲曲與現代電聲音樂結合的歌曲,由董冬冬作曲,陳曦作詞,鞏天闊演唱。
巧借“花木蘭”不僅為該劇制造了喜劇效果,營造了喜慶氣氛,這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代轉化的嘗試和探索,也值得肯定。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文藝評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博、百家號、企鵝號、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大魚號等自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