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因為近期校園里的游客太多,引起不少學生不滿,有學生稱感覺校園成為了“動物園”,到處都是游客干擾了他們的校園生活。
一
最近中日韓等國寒假,加上新加坡對中國免簽,新加坡大學里參觀的游客暴增。有的游客孩子可能好奇心比較強,還會在校園里嬉鬧,甚至在學生上課時推開班級的大門,一定程度影響上課秩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基于游客暴增和學生投訴的現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決定從本月起,要求旅行社帶團參觀南大校園,必須先向校方申請,獲得批準后才能付費帶游客參觀,只能在限定時段、公共區域參觀,每個旅行團只能參觀一小時,另外每一部交通工具入校須支付719.40元(約4千多人民幣,含行政費與消費稅)
這么多年,新加坡還是首次出現大學對游客收費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游客太多,量變引起了質變,新加坡相對東南亞其他國家,安全程度和旅游質量都高出不少,再加上新加坡離中國太近,上海飛機5小時即可到達,因此最近新加坡的中國游客明顯增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二
雖然“雙減”政策已經推出兩年多,但是中國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的關切程度并沒有明顯下降,一到寒暑假,國內各知名大學里都有不少家長們帶孩子參觀,目前國內的各大學一直免費對游客開放,個別高校參觀需要預約。
其實不只是新加坡的大學生對游客頗有怨詞,國內個別學校的大學生也對游客有意見。
在知乎網就有這樣的爭論:有網友認為大學是公共資源,是納稅人的錢建的,不應該對社會封閉。大學生則反駁稱“我也是納稅人,我不希望有些納稅人來打擾我學習”、“醫院、JC局都是公共機構,你不能憑著你納稅人的身份,對所有納稅人共同擁有的東西,試圖擁有無限權限。”
一個暑假中的清華大學
三
歐美的大學也是免費開放的,為什么就沒有出現像中國和新加坡這樣呢?主要是歐美離中國太遠了,到地球的另一面,飛機最少要12個小時起,再加上陌生的文化氛圍、生活習慣,各種旅游成本,攔截了很大一部分中國游客前去的欲望。
游客稀少的斯坦福大學
能到地球另一端旅游的游客,他們的實力決定了自己基本不會擔心孩子的高校選擇。參觀歐美高校的游客相對中新高校要少得多,參觀的人少,自然就不在意是否限流。
另外歐美的一些學校也劃定了參觀范圍,比如你可以參觀校園,但是學生上課的教學樓是需要刷卡才可以進入的,大樓有保安看守,這樣就避免了學生上課被外界打擾的可能,而我們的有的高校外來人員甚至可以蹭課。
四
老桃覺得,讓中小學生們參觀大學是一件好事,這說明家長和學生都重視學習、重視教育。參觀名校,為孩子樹立學業和人生目標,讓孩子有一個能夠看得到的可以為之奮斗的夢想。對于學校來說,也間接的提升了影響力。
作為學校一方可以考慮游客和學生的需求,做好引導,哪些地方是景區可以看,哪些地方是學習區域不可以打擾,添加上參觀須知,讓有游客們有章可循,讓游客知道某些景觀的意義,了解學校的輝煌事跡和人物。為游客發放這點資料,對學校來說總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是一張比較久的網圖
之前參觀武漢大學買過攤販出售的手繪地圖,一面是學校地圖,一面是武漢景區,設計挺好,在參觀規則、游客參觀指南上再有一些設計會更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讓每一個參觀者感受到這句古語的內涵,大學才不枉是“大學”。
不盲從、看世界,從現在開始
珍愛老桃,順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