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曉偉
那僧將補天棄石托于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
這里的“數字”,不是指數學里的阿拉伯數字,而是指“數個字”。
補天棄石原本是一塊被女媧氏廢棄之石,卻因一僧一道在上面刻了幾個字,結果立馬“點石成金”,變成了世間的奇物。
那么,一僧一道到底在上面刻了什么字呢?
《紅樓夢》上面告訴你的是:“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字,而其實是傳國璽上面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此八字立馬讓石頭蓬蓽生輝,一下子成為號令天下的石王——傳國璽。
下面我來講講傳國璽的來歷。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李斯用陜西出產的藍田玉制作傳國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上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結果此璽被歷朝歷代奉為“皇權天授,合法正統”的信物。
也就是說,此璽是代表上天賦予你的神權,是上天叫你去管理天下的。所以如果你沒有攜帶傳國璽去登基,那么就會被天下譏笑為“白版皇帝”,即假皇帝。
結果在第八回,通過寶釵之眼,我們發現這枚通靈寶玉:“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通靈寶玉的“五色花紋纏護”,恰恰影射傳國璽上面五條纏護的龍。并且上面的這八字正是“篆文”,恰恰和傳國璽上的篆字相吻合。
所以補天棄石確確實實是傳國璽的化身。此亦乃實錘,不容置疑。
我在這里再順便糾正一個錯誤,之前人們說傳國璽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的,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據宋代《冊府元龜》和《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記載:“傳國璽采藍田玉制成。”
另外,“藍田玉”三個字也豁然出現在了《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見史湘云所寫的詩:“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所以史湘云的這首詩是有所指的,不僅印證《紅樓夢》染指傳國璽,染指皇權,也表明曹雪芹是持“傳國璽是用藍田玉制成”觀點的。
更多大清宮闈秘史的解密,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賈寶玉竟是大清國傳國玉璽的化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